正文 日內瓦會議親曆者講述 周恩來從沒想過和杜勒斯握手(1 / 1)

日內瓦會議親曆者講述 周恩來從沒想過和杜勒斯握手

百味人物實錄

作者:任正德

1954年4月,關於解決朝鮮問題和恢複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國際會議在日內瓦萬國宮舉行。中國和美國都參加了會議,其代表團團長分別是周恩來和美國國務卿福斯特·杜勒斯。會議結束後不久就傳出兩則花邊新聞:一是說周總理與杜勒斯在會議休會時不期而遇,當周總理伸出手想與杜勒斯握手時,杜勒斯卻旁若無人地離開了。二是說性勒斯勉強與周總理握手之後,隨即掏出手帕,將手擦了又擦,然後把手帕揣進衣袋,以此羞辱周總理。誰知周總理一見,也掏出自己的手帕,將手擦了一下後隨即把手帕丟進垃圾桶,同時還說了句“擦不幹淨了”,以此回敬杜勒斯。實際上,第二條“新聞”戲劇化演繹的色彩太濃,一看便知是編造杜撰的;而第一條“新聞”是否真有其事,後來卻成了在國際上至今還有議論的未解之謎。

美國記者重提此事

我從1982年到1987年在新華社日內瓦分社任首席記者期間,有一天在萬國宮休息室遇見美聯社資深記者阿蘭·斯克特。他神秘兮兮地把我拉到休息室靠門邊的沙發前對我說,1954年日內瓦國際會議時,杜勒斯就是在這個地點拒絕同你們的周總理握手的。我當時感到突然和意外。他看出我的疑惑,便解釋說,他前兩天剛看完一本回憶錄《大權之所在》,該書是曾參加1954年日內瓦會議的美國代表團重要成員亞曆克西斯·約翰遜所寫,書中說約翰遜親眼看到杜勒斯在萬國宮休息室門旁遇到周恩來時,不顧周恩來已經伸出手,當麵拒絕握手。

自那以後,我也開始注意和研究到底有沒有杜勒斯當麵拒絕同周總理握手這回事。為此,我請教時任我國駐日內瓦代表團常務代表、曾任周總理外事秘書的錢嘉棟大使。他提供新信息說,1985年任日內瓦國際會議中國代表團秘書長的王炳南剛出版了他的新書《中美會談九年回顧》,書中有一頁專門談這件事,應該說有權威性。

有關王炳南的說法

我後來設法找到王炳南在1985年出版的這本書。王炳南寫道:“有人說,在日內瓦期間,周恩來總理要同杜勒斯握手,被杜勒斯拒絕了,實際上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在整個會議期間,我始終在周總理左右。開會時,每次都是我陪著周總理入場。事先,我對於從哪個門進去,座位在哪裏,都了解得清清楚楚。我在前引路,周總理和代表團成員跟著我一直進入我們的座位。中美兩國的座位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相距很遠。國聯大廈會議大廳有好幾個入口,我們同美國代表團不是同一個門進人會場,不可能碰到一起。會議中間休息時,我們代表團從不和美國代表團聚在一起。而且,周總理非常審慎和嚴謹,杜勒斯是堅決反共的頭子,總理從來就沒想去和他握手。”

我拿著王炳南的書,找到美國記者斯克特,告訴他王炳南完全否定發生過杜勒斯拒絕同周恩來握手這件事後,將王炳南的書送給了他。

兩種完全不同的意見

我後來也特別留意有關的信息和資料,才發現確實是正反兩種意見紛然雜陳。

持肯定意見的除了約翰遜在回憶錄中的記述外,曾跟隨基辛格秘密訪華的美國總統安全委員會成員約翰遜·霍爾德裏奇也在回憶錄中寫道:“在日內瓦會議開始的時候發生了一個插曲:杜勒斯拒絕同周恩來先生握手。對於這件事中國人顯然不會忘記,也不會原諒,因為後來基辛格博士於1971年秘密訪問中國時,黃華還向他提起了這件事。”

另一方麵,持否定意見的人更多。當年參加日內瓦國際會議的中國代表團成員,諸如陳浩、姚力、浦壽昌、李越等老同誌,在不同場合都表示同意王炳南的說法。

各種材料表明,在1954年日內瓦會議時,杜勒斯曾下令美國代表團與會期間,任何人不得同中國代表團人員握手。據說,美國代表團副團長史密斯私下表示過不同意杜勒斯的這個禁令。有一天在大會舉行的宴會上,史密斯端著酒杯主動走到中國代表團英語翻譯浦壽昌身邊與他攀談,史密斯讚揚中國的古老文明。浦壽昌立即向周總理作了報告,總理聽後說:“好啊,既然史密斯願意而且敢於同我們接觸,那明天休息時,我找他談談。”

其實,無論是否存在杜勒斯當麵拒絕握手這回事,也無論“握手事件”具體情節如何,現在看來都無關宏旨。從當時的國際大局看,中美剛在朝鮮打完仗,無外交關係,處於全麵敵對狀態,杜勒斯又是個極端反華和仇視共產主義的人,他拒絕同中國總理握手,這個說法本身就具有曆史真實性。

邢大軍據《解放日報》任正德/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