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培養團隊的和諧精神(2)(1 / 3)

《財富》雜誌的調查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讓我們聽聽這份調查的執行人之一托馬斯先生的評論吧,“企業中每位員工的自我目標都不應該是孤立的,從員工加入企業的第一天起,就應該考慮使自己的目標和企業目標實現平衡。如果不能平衡企業目標與自我目標,那麼無論是企業還是員工總有一方要對自己的目標做出調整,而通常做出調整的都是員工一方。因為企業不是某一個或某一些人的代言人,企業目標的確立考慮更多的是整個企業的長遠發展,而且企業目標的確立是一個相當科學和嚴謹的過程,除非出現重大的意外情況,否則企業目標不會隨意調整。也正因為如此,通常那些優秀企業的卓越員工總是能夠很好地平衡企業目標與自我目標,當企業目標得到實現的時候,他們的自我目標也就得到了實現,而且他們實現自我目標的過程實際上也大大推動了企業目標的實現。”

無論是企業的短期發展目標還是長期發展遠景,都是基於企業整體持續發展的立場上考慮的。而員工的自我目標則是基於自身的發展考慮的,所以每個員工的自我目標都突出代表了對自身利益和長遠發展規劃的考慮。如此一來,每個員工的自我目標必定會與企業目標有一定的差距。有差距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誰也不能強求員工個人的自我目標與企業目標完全保持一致。隻要大的發展方向一致,員工能夠使自我目標與企業目標保持協調,並且能夠在確立自我目標和不斷實現不同發展目標的過程中主動考慮企業目標的實現進程,那企業目標就會和員工自我目標的實現彼此推動。

任何一家企業和所有渴望事業有成的員工都希望這兩種目標能夠相互推動,但有時候人們卻不得不承認實現這兩種目標的相互推動並非易事。有些員工會發現自己的自我目標與企業目標差距很大,甚至大到了不可協調的地步。

企業朝哪個方向發展直接影響著個人的發展前途,如果不能平衡企業目標與自我目標,使這兩種目標相互推動,那麼對企業和個人都會造成一定的負麵影響,企業和員工之間的互動成長關係也會受到破壞;而當這兩種目標得到平衡,並且在實現過程中相互推動之後,企業和個人將會迎來一個共同成長的雙贏局麵。

6.個人優勢與團隊優勢的互補

這是一個追求個人價值,實現與團隊績效雙贏的時代。個人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遠去,團隊合作的時代已然到來。

作為一名員工,要想取得好的業績,隻發揮以一當十的幹勁還不夠,還必須提高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使整個團隊發揮出更大的功效。我們可以從《三國演義》中得到一些好的啟示:

在曹操興師西征,平定漢中,得隴望蜀之際,孫權受到諸葛亮的鼓動,乘虛而入,親率十萬大軍突襲曹操的後方,一舉奪得暨城,並乘勝前進,直逼曹操的東征根據地——合肥。合肥守將是張遼、李典、樂進三人,張遼三人處亂不驚,臨危不懼,他們仔細研究了戰況,然後進行了明確分工:張遼作戰勇猛,李典精於謀略,二人出城迎戰,打正麵戰,以挫東吳軍隊的銳氣;樂進沉穩紮實,全力守城,做好防守工作,以防東吳軍隊從後麵偷襲張遼、李典、樂進三人的精誠團結和優勢互補,化弱為強,把東吳軍隊打得潰不成軍,這一戰令“江南人人害怕,聞張遼大名,小兒也不敢夜啼”,取得了率兵禦敵的最佳效果。

要做好個人優勢與團隊優勢互補就必須做好以下三個方麵的工作:

年齡優勢互補

年齡優勢互補是企業人才梯隊建設中的一個重要方麵,它要求按照老、中、青的一定比例,合理組織人才隊伍,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作用,使一個企業既能繼承優良傳統,又能不斷創新,持續、穩步地向前發展。一般來說,大部分上了年紀的人閱曆廣泛,經驗豐富,辦事穩重,威信較高,但體力不足,記憶力和對新生事物的敏感性有所衰退。中年人知識和經驗積累較多,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創造能力較強,但體力和精力不如青年人;青年人身強力壯,記憶力、想象力和創新能力較強,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快,闖勁大,但缺乏經驗。為了發揮他們的整體優勢,企業可以讓老年人從事參謀、顧問和谘詢等方麵的工作,指導後輩決策,進行傳、幫、帶;中年人可以從事第一線的工作,如重大談判、項目指揮和工程監理等領導工作;青年人則可以從事開拓性、突擊性和攻堅性的工作,如市場開拓、方案編製、程序設計和工程實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