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接下來,你們就正常參加高考,別有什麼情緒波動,誰都預料不到的事”
崔老師走了,大家就發了呆。
在學習最緊要的關頭,耽誤了大家兩個月時間,最後竟然是個空。
“得去告它,不玩人呢嗎”有同學憤怒了。
“告,告,告,不告能黃嗎,不就是告的嗎”成功在心裏說。
實際上,學生能自己搞定個什麼,肯定是有學生家長參與了。
可事實就是事實,同學們隻能恢複了正常上課。
時間眨眼就是高考之後。
成功看見成績板上的成績時,眼淚就下來了。一波三折,幾經努力,仍舊是這樣一個結果。
438分,一個差強人意的成績,是一個能體現平時水平的成績。
成業打了362分,差得實在有點多。
“你這考的還行,能反應你平常的水平”看見成功在倚著電柱杆掉眼淚,班主任崔老師開導他。
“是”成功隻是感覺,如果沒有保送的那兩個月,自己是不是考的會更好些。那兩個月,樂觀地以為即將踏入大學校門了,放鬆了,精力也轉移了。可是,這又能賴誰呢,現在後悔是沒有用了,好事上門的時候,有誰會拒絕呢。
“崔老師,我這成績,複習的話,能考上不”成功沒有經驗。
“這個說不好,複習是大部分都能漲分,可是還有降分的”
“但按你以前的成績,你應該複習一年能考上,到你這程度,肯定不能放棄了,再來一年吧,再堅持堅持”
成功怕的不是堅持,不是累,不是煎熬。
挨累誰都不願意,可怕的是,結果不確定。
可是怕歸怕,該選擇哪條路還是選擇哪條路。
放假回家,成業成功就在家裏學習,也顧不上上山鏟地,也不願意出門。出門怎麼說話呢。別人老是問考上沒,一遍遍地回答。
“沒考上,分數不夠”
“差的多嗎”
“不算太多,也不少”
說多說少,有什麼用呢,隻要是沒考上,對別人來說,就是個失敗者,也沒有人聽你說“我是讓保送給耽誤了,要不我們哥倆能考上一個的”不能說,說也沒有用。
沒有人會相信,相信與不相信也沒有意義。
就讓父母去獨自麵對吧。
“沒考上,孩子還在家學習呢,說接著念,複習一年興許能差不多”爸爸回答人家的問話,都得說一大段話。
“你說那麼多有什麼用,顯你懂呀”媽媽總鬧意見。
“那怎麼的,人家問,我還能不說嗎,我能說不知道嗎”
“不願爸爸,是我們沒考好,不,是沒學好,和爸爸有什麼關係,失敗了,說什麼都是蒼白的”成功在心裏解釋著。
失敗,隻是成功路上暫時的失敗,成功最後是屬於敢幹奮鬥,敢於拚搏,敢於努力的人們。
有同學轉到重點高中複習,可是那要交一大筆錢的,成功成業選擇了繼續在一中複習,一中複習不用交錢。
而潘月亮等一幹人,都離開了學校去上他們理想的大學了。
人生就象在路上,不論是坐車還是走著,到每一個路口,都有人加入,也有人離開,去了別的路。
路是自己選擇的,也有被動選擇的,有的路是水路,你不會遊泳,也學不會遊泳,又沒有船,你爸爸沒給你造個船,那麼,你隻能選擇那些你能走的路。而每條路,去向都不同,路況也可能不同,走出來的你,當然也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