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醫院統計工作對於醫院發展舉足輕重,是醫院領導決策的重要依據。傳統醫院統計機構的設置、統計模式、方式方法及發揮的作用已受到挑戰,應不斷地進行改革創新,合理設置機構,引進計算機網絡模式,更新觀念,提高統計人員綜合素質,提升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創新統計指標和指標體係,以滿足當今醫院的發展要求。
[關鍵詞] 醫院統計; 統計模式; 統計改革
[中圖分類號] R19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3-97-02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醫療衛生改革的逐步推行,醫院統計工作不僅成為了醫院的一項常規性工作,更是醫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醫院統計工作具有信息、谘詢、監督三大職能,已經日益受到醫院管理部門的重視,統計信息已逐步成為醫院領導宏觀決策的重要依據,各類管理活動也越來越離不開統計信息。但是另一方麵,傳統醫院的經營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在醫院改革不斷深入的同時,對醫院統計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統計信息做到更準確、更及時、更全麵,如何用科學的方法來深化和拓展統計工作,使之更好地為醫院管理、教學、科研服務,是醫院統計工作麵臨的新的課題。
1 醫院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 傳統的統計模式已不能滿足醫院對信息的需要
在當今的市場競爭中,醫院為了求得生存與發展,要求獲得的信息更多、更新、更快,然而傳統的統計模式大都以手工統計為主,尤其在一些中小醫院,由於沒有購買必要的電腦設備和建立相應的網絡,使得統計工作仍停留在手工勞動的階段上。統計人員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去做這種可重複的簡單勞動,並且效率低下,這會導致統計人員無法有更多的時間去搜集、分析、挖掘更深層次的信息,也會導致醫院無法在當今瞬息萬變的信息化時代中及時有效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而且傳統的醫院統計工作僅僅局限於對整個醫院最基本的數據進行統計,缺乏多元化、綜合化的關於醫院醫療運行狀況的統計,因而不能有效及時地反映醫院的運行動態而給醫院領導的決策提供更全麵準確的統計數據的支持。
1.2 統計機構設置不合理
在傳統的醫院機構設置中,一些中小醫院都沒有成立單獨的統計部門,統計工作往往由會計科兼任,或者將統計部門作為二級科室,掛靠在其他部門之下。在一些大醫院,雖然將統計室、病案室、圖書室、計算機網絡中心並在一起成立了信息科,但這僅僅是在形式上的改革,實際上由於單位領導重視不夠,機構不獨立、人員非專職、基礎設施不具備,致使一些工作依然難以開展[1]。
1.3 醫療統計工作缺乏準確的依據,統計信息質量有待提高
醫院統計信息的質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醫院領導的決策。準確的信息,有利於醫院細分市場,發現新的醫療需求,並采取不同的市場競爭策略。然而在傳統的醫院統計模式中,統計信息的準確性並不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是其他部門沒有認識到統計對醫院管理的重要性,比如醫療統計報表中的數據主要來源於門診掛號、住院登記收費處、病房醫生護士站、醫技科室及病曆等,這些相關科室的人員或者由於太忙,沒有認真記錄、填寫,或者由於對醫院統計的不重視、不理解,人為造成漏錄、錯錄,這些信息源頭的不規範都造成了最終的醫院統計信息報表的不準確。第二還存在著個別統計人員對數據進行瞞報、篡改的現象。統計人員為了使報出的數據好聽好看,能夠通過審核而人為地修改,這不僅使統計數據失去了準確性,而且還嚴重地違背了職業操守,同時也反映了醫院管理人員對醫療統計過程缺乏製約與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