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以臨床病例觀察RCT後磨牙II類洞樹脂充填的療效。方法 從門診選擇符合一定條件的病例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采用微創開髓的根管治療及單純樹脂充填治療和常規根管治療、樹脂充填及全冠修複。結果 兩組病例在觀察時間內,除食物嵌塞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差異外,其他各項療效指標並無顯著性差異,總體療效較滿意。結論 單純樹脂充填RCT後磨牙II類洞,也可抵抗牙體折裂,取得良好修複效果。
[關鍵詞] 根充磨牙; II類洞; 樹脂充填
[中圖分類號] R78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3-117-02
傳統上一直認為經過牙髓治療的死髓牙會因牙體組織沒有養分的供給從而脫水變脆,更加容易受力折斷[1,2]。尤其是II類複麵洞,不僅充填物容易脫落,牙折的幾率也更大。故強調用全冠或樁冠防止牙齒折斷。但近來的一些研究結果卻並不支持這種觀點,有研究認為經過治療的死髓牙之所以容易折裂,主要原因是其牙體的完整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缺損越大,牙體組織的抗折強度越小。單純比較活髓牙和死髓牙牙體組織的水含量,並無顯著性差異[1]。筆者總結了一些近年的臨床病例,其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新觀點。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本院口腔門診病例52人作為實驗組,其中男性38人、女性14人,年齡為21~76歲。共有磨牙79顆,其中第一磨牙49顆,第二磨牙30顆,上頜27顆,下頜52顆。實驗組中一些患者是因各種原因(如經濟條件、心理因素等)不能冠修複者;另外一些患者,在向其講明各種修複方法的利弊後,主動選擇了相對保守的單純樹脂充填。再選擇同時期的門診病例60人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25人,女性35人,年齡為23~69歲。共有磨牙92顆,其中第一磨牙56顆,第二磨牙36顆;上頜44顆,下頜48顆。病例選擇標準:因齲壞造成的磨牙鄰 麵洞,須做根管治療,患牙髓室底完整,窩洞齦方邊緣位於齦上或平齊齦緣,頰舌壁完整。
1.2 方法
實驗組對患牙進行常規根管治療,但采用微創的理念進行操作-建立既便利又保守的根管口洞型,盡量保留健康牙體組織,洞型邊緣曲線圓緩,避免根管及根尖部牙體組織的過度預備。最後用光固化複合樹脂充填窩洞,盡可能恢複牙體的解剖形態,注意調 和鄰接關係的恢複,避免創傷 ,減少食物嵌塞。並囑患者勿用患牙進食較堅韌的食物,教會患者正確使用牙線。對照組對患牙進行常規根管治療及樹脂充填後,製作全冠修複。
2 結果
所有病例完成修複6個月~3年,實驗組除一顆上頜磨牙的充填物部分脫落以外,無一例發生牙齒折裂。臨床檢查發現:患牙及充填體形態完整,咬合關係正常,功能良好;12顆磨牙的充填物與鄰牙間存在一定程度的食物嵌塞,經過重新充填,症狀得到有效改善。總體療效較為滿意。對照組中有2顆磨牙的全冠出現鬆動及脫落,3顆磨牙的全冠有食物嵌塞現象,無一例發生牙齒折裂,功能良好。見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