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得帝命上庸起兵,知喜訊成都議事。
關雲長言:“言之有理,還請陛下聖斷。”
獻帝言:“善。”關羽傳令關平,收攏陸軍,隨趙累,往桐柏縣方向而去。同時傳令,令隨州,宜城之軍,一往桐柏,一往棗陽。
雲長領軍護帝駕趁夜色,沿河向上,還唐河。剛到唐河,卻見唐河縣,光火閃耀,司徒大叫不好。關雲長立在船頭。手執青龍偃月刀,鳳眼微睜。
司徒言:‘趁天未明,我等還是沿河回返。’
關羽言:“定計已成,此時回返,又遇曹彰虎賁,豈能成事,關某當年過五關斬六將,隻知一往向前。”
司徒言:“帝駕在此,關將軍不可逞匹夫之勇。”
關羽言:“我料曹彰心焦,唐河有兵,也不會有太多虎賁,司徒保護帝駕在船,看我破敵。”
關羽領軍登岸,虎撲唐河縣城。
司徒心情憂鬱,脫得許昌,見得關羽,以為撥雲見日,沒想到曹彰這般凶猛,虎賁親衛真是天下無雙。
然而預料到來的戰鬥並沒有到來,很快關羽就返回,恭迎帝駕。原來唐河縣此時不在別人手中,正在劉封手中。劉封自奉帝命,得金龍脫困於許昌,漢家江山,複興在望。劉封與孟子度言:“天子脫困,漢室複興,成敗關鍵,我等該盡起上庸三郡之兵,往助。”
孟達言:“天子既已脫困,大可以申氏兄弟領上庸,天佑漢室,此時天下英雄,皆在待價而沽,盡可無憂。”
劉封言善,二人盡起三郡之兵,得兵三萬兩千,分兵五千與申氏兄弟,其餘諸軍,皆往荊州二來。同時使人往成都報與劉備。
沿河而下,這唐河縣正是必經之路。
劉封見天子言:“左衛武將軍劉封參見陛下。”
天子言:“聽聞曹公在漢中,見衛武將軍,直呼要找黃須兒來戰。”
劉封言:“可惜曹賊敗北太快,封未能如願。若陛下有意,我聽聞,曹彰就在此處。”
關羽說:“不可無理。”
天子言:“無妨,漢中王之子,吾宗中之兒,英雄如此,正是我漢家江山,勝過魏公也。”天子顯得心情大好,真有意讓劉封與曹彰一決高下。虧得司徒勸住,言,徐晃在背,帝駕安危最為緊要。
舟船上了漢江大道,順水逐流,早到棗陽。雲長安頓陛下,見有上庸之兵,護著天子,自領軍往桐柏縣而來。
日間曹公在許昌相府,召會群臣,司馬懿言:“天子走,天下亂,國家危難全在魏王一身。”
曹操心累,顯然不想聽這些。望向賈詡說:“文和,吾護衛漢家江山二十四年,臨事機變,不得不擅攬權柄,惹得陛下見疑,竟為奸人所隔,文和以為該如何?”
賈詡言:“明公宰輔之臣,明月自不以泥塵汙。關羽兵鋒在南,揚武將軍即便追上,關雲長之屬,亦非善類。為今之計,以丞相代天子發旨,以江東孫權為吳王,領荊揚二州牧。使其襲荊,奪關羽之後。”
曹操言:“文和奇謀,天下興衰,在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