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管理者要做到心底坦誠無私(1 / 2)

作為一名領導者,要想強化自己的影響力,除了不斷提高自己的決策水平和注意為人師表之外,還要關心、愛護、尊重下屬,以自己的個人品格和魅力處理好下級、部屬之間的關係,贏得下屬的信任和擁戴。

有著“經營之神”之稱的日本鬆下電器總裁鬆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廳招待客人,一行六人都點了牛排。等六個人都吃完了主餐,鬆下讓助理去請烹調牛排的主廚過來,他還特別強調:“不要找經理,隻需要找主廚過來。”助理注意到,鬆下的牛排隻吃了一半,心想等會兒的場麵可能會很尷尬。

主廚來時很緊張,因為他知道叫自己來的客人來頭很大。“是不是牛排有什麼問題?”主廚緊張地問。

“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廚師,你做的牛排真的很好吃。”鬆下說,“但我已80歲了,胃口大不如前,所以我今天隻能吃一半。我想當麵和你談,是因為我擔心,當你看到隻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廚房時,心裏會難過,我想告訴你,我吃得少的原因不在於你的廚藝。”

如果你是那位主廚,聽到鬆下先生的如此說明,會有什麼感受?是不是覺得備受尊重?客人在旁聽見鬆下如此說,更佩服鬆下的人格並更喜歡與他做生意了。

在日常的工作中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感歎:“人走茶涼”。當然,“人走了”,“茶”必然就會涼的,但是“茶”涼得太快,這就不是好現象了,這說明這位領導在工作時,主要是靠權力性影響力來開展工作,當其一旦失去權力,其影響也就不複存在了。

所以,領導者要學會恰如其分地關心員工,不要心存私心,或隻是將自己的關心藏在心裏,不表現出來。曾經聽到過有些管理者對下屬說:“你之所以獲得……是因為我向上司極力推薦……是因為我據理力爭……”以這樣的心態關心下屬,下屬當然不會領你的情了。如果管理者在與下屬談某件事的時候首先肯定這主要是下屬工作努力的結果,順帶也提到自己盡了推薦的微薄之力,這樣給下屬的感覺就會好一些。還有的管理者遇到自己辦不成的事時,習慣向下屬抱怨:“不是我不想辦,是上司糊塗……”或“組織太官僚……”這樣做的後果是,首先,使下屬對你失去信任,認為你無能;其次,下屬會對部門失去信任,不再安心工作,最終會影響自己的工作業績。這樣做既害了本部門,又害了自己。俗話說“帶人如帶兵,帶兵要帶心”。管理者隻有真正關心下屬,才能贏得下屬的充分信任和忠誠,才能高效、高質量地完成管理工作,自己也會有很好的職業發展前景。

自古以來“公平”是老百姓對為官者的最基本要求。群眾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問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時,首先想到的是向領導反映。領導者和普通人一樣,在社會上生活,也有自己的親朋好友。但在工作中無論親疏遠近,必須一視同仁,賞罰分明,否則就會傷害一部分人的積極性,引起人們的不滿,並且容易助長內部的庸俗作風,損害良好的人際關係。

領導者要贏得威信,就不能高高在上,必須懂得對下屬的尊重,對下屬一視同仁、不偏不倚,要和下屬和睦相處,取得了解與信任。一位成功的管理者所發揮的管理功能通常更多的是來源於個人影響力和人格魅力的感召和默化!

一家公司接到了客戶贈送的三張旅遊券,可是公司卻有四個人,怎麼辦?公司經理自己拿了一張券,發下去了兩張。顯然有一個人沒有得到旅遊券,他肯定會倍受打擊,甚至可能會對經理產生憎恨的心理。結果在留守上班的日子裏,他故意把幾筆生意給推了。且不說這位員工做法正確與否,那位經理就先犯了錯誤,他應該去補一張券,或者自己不去旅遊,或者對留下的員工進行解釋,讓他下次優先享受“好處”。

對於企業中大大小小的管理者來說,不要以“領導者”自居,要放下架子,以平等、友好、坦誠、直率的態度與下屬相處。不要做表裏不一、心口不一的人。要關心下屬,經常了解下屬的生活情況、思想情緒、工作中的困難,竭力幫助下屬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困難,解除思想上的煩惱。

對下屬一視同仁,首先體現在相互尊重上。處理問題不能有親有疏,要做到對事不對人,要“一碗水端平”——如上麵所講,那位經理就沒有“一碗水端平”,他可以用很多恰到好處的辦法處理那件事,但他沒有,以為自己是經理,就有權分配利益。

要尊重下屬的勞動,珍惜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要善於寬容、體諒地對待下屬,如果下屬在態度、言行上對領導者有所冒犯,領導者也不必掛在心上,要主動表示諒解,解除對方的心理壓力和緊張情緒。

對下屬一視同仁,必須堅持用人唯賢的原則。毋庸諱言,有時也不免夾雜有個人情感的成分。有的人對領導敬而遠之,退避三舍,怕太接近領導會被認為是拍領導的馬屁。有的人則惟上司馬首是瞻,亦步亦趨。奉承話好聽,誰都愛聽,會溜須拍馬的人一時也可能比較討人喜歡,可時間一長,便會令人生厭。有時奉承過了頭,上司甚至會想,你在拿我當阿鬥啊!也有的人以“諫臣”自居,以仗義直言標榜自己的剛正不阿。這樣的下屬,上司也是不太願意接受的。“忠言逆耳”這句話人人都懂,可如果能做到既是忠言,又不逆耳,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