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得到優秀的人才,首先必須提高自身素質,能為人才發揮作用創造一個良好環境,如此,才能吸引有所作為的人才與之共同奮鬥。
在通常情況下,老板在挑選優秀員工,員工也同樣在挑選優秀的老板。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首先剖析了諸葛亮,認為他有輔佐才能,才去請他出山的;同樣地,諸葛亮也透徹地分析了劉備,認為跟他一起共事,有成就一番事業的可能,才同意出山。
常言道:“有了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作為一個領導者,要想得到優秀的人才,首先必須提高自身素質,能為人才發揮作用創造一個良好環境,如此,才能吸引有所作為的人才與之共同奮鬥。所以,在領導工作實踐中,通常把通過自身魅力將人才吸引到自己身邊的做法,稱為“魅力吸引法”。那麼,領導者自身魅力的具體內容有哪些呢?
①品格高尚。由於領導者手中大都握有一定權力,所以要耍耍權威大概是沒有什麼困難的。不過,一般來說,僅憑權力隻能吸引趨炎附勢之徒,而廣大賢能之才並不買賬。這些賢才雖然從表麵上也能夠服從權力,但對領導者個人卻總是敬而遠之,他們看重的是領導者的人格品質。因此,隻有那些品格高尚、聲望較高的領導者,才能成為眾望所歸的“老板”,大家才願意跟著他幹。
②禮賢下士。我國曆史上有許多禮賢下士的掌故傳說,至今仍被人們傳為佳話。周公姬旦“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魏文帝“思賢甚於饑渴”,他對陳群“待以交友之禮”。這些有作為的王侯將相,之所以得到了大批治國安邦的能人的輔助,使其在政治舞台上能夠大展宏圖,正是禮賢下士的結果。實踐證明,隻要領導放下架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在實踐中樹立禮賢下士的形象,自然就會吸引大批人才。
③大度容人。作為領導者,大度容人,首先要容人小過,容人小短。“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對於他人的小錯和缺點,需要糊塗點。寬小過,攬大綱,以綱行律己,不以綱行取人,這些都是值得汲取的經驗之談。另一方麵,大度容人還要能容納異己。容人的關鍵在於容異,就是能容納不同意見的人。領導者隻有做到對人寬宏大度,容人以德,才能感人肺腑,令人尊重,也才能吸攬大批賢才。
④學識淵博。領導者的魅力不是領導權力帶來的,而是憑其本身學識才幹贏得的。沒有學識才幹,有了權力也不會產生多大魅力。一個領導者隻有具備了專業知識和處世技巧等才幹,才能贏得下屬的信任和擁戴,賢才才有可能向他靠攏。
常言道:“良禽擇木而棲。”作為一個領導者,你在造“木”吸引“良禽”的同時,作為賢才的“良禽”也要考察你,看你這“木”的品質如何,有無人格魅力,將來有無作為,然後才能決定是否“棲”之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