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管理者的講話技能--管理的奇跡一半是由口才創造的(4)(2 / 3)

有的時候需要給下屬一些忠告,但這些忠告也經常因帶有說教腔引起談話對象的逆反情緒,而不被接受。既然是要說服教育別人,那麼就該注意如何使別人接受你的意見,所以要力避高高在上、目空一切,而要拿出鮮明、生動、形象的事例讓別人心悅誠服地接受。

我們見到的說教者常常這樣說:“你必須提高思想認識,從世界觀上找找原因。”“你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前途是光明的。”“我覺得有許多話不得不同你講。”“我也許不應該講這些,可是我想你會明白這是為了你好。”

其實,說教者說的這些話,應該是別人在接受你的觀點時,自然而然地從他心裏產生的想法。而由說教者嘴裏說出,就顯得空洞而生硬,收不到任何效果,反倒惹人生出抵觸情緒。因此,身為管理者一定要使自己的言談話語誠肯實在,避免對下屬進行空泛的說教。

有人喜歡用誇張的語言去強調一件事情的特性,以引起別人的注意。例如,“這個意見非常重要。”“××(某位領導)的講話非常精辟,高瞻遠矚……”“這種做法是極端危險的。”“一定要認識到這件事情的極端重要性,要不折不扣地貫徹上級指示。”如此這般,講得多了,別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把你所誇大的事情不當回事了,這就使你的語言威信大為降低。空洞的說教就是如此。

(第113堂)說話切忌喋喋不休、自說自話。

管理箴言。

管理者與下屬交流時切忌隻顧自己沒完沒了地說話,要給下屬發表建議、提出意見的機會。

愛喋喋不休的人,隻要話一出口,就會滔滔不絕,一個小時都停不了。這樣的人,多半會招致對方的反感和不滿。

世界著名記者麥開遜說:“不肯留神去聽別人說話,是不受人歡迎的第一表現。”

交談是兩個人的事,應該形成一種交流,可是自說自話者常常隻關心自己那方麵的事。他不管別人接受不接受,對別人的話置若罔聞,隻顧自己說自己的。

如果在與下屬談話中,你一個人一直滔滔不絕,沒完沒了,而對方沒有說話的機會,完全是你說人聽,沒有相互的交流,這樣下屬對你的印象肯定不好,從此也不會願意再與你談話。

鋼鐵大王卡內基說:“傾聽是我們對任何人的一種至高的恭維。”心理學家傑克·伍德說:“很少有人能拒絕接受專心注意傾聽所包含的讚美。”所以說,要注意傾聽別人的講話,而傾聽本身就是一種“無言的讚美和恭維”。

如果能夠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你就會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在接下來的交談中你就更容易得到對方的認可,使交談更加愉快和順暢。

(第114堂)說話切忌不拘小節。

管理箴言。

細節決定成敗,說話的細節同樣如此。管理者在說話時要注意每一個細節,把話說得天衣無縫,讓說話這一交際工具真正為你服務。

在日常交談中,許多管理者都認為“君子行大禮而不拘小節”,所以不重視小節,殊不知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小節,在時刻影響著你的形象,影響對方與你交談的興趣,甚至引起別人的反感。所以,還是要小心防範,並設法改進為好。

1邏輯混亂。

在敘說事理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層次分明,條理清晰。所以,在交談以前,要先在腦子裏將所要講的事情好好整理一下,分成幾個清楚明確的段落,摒除不大重要的細節。不然的話,說起話來就會拉拉雜雜,主次不清了。特別是當一個人敘述自己的親身經曆的時候,更容易激動,急於把所見所聞全盤托出,結果卻叫人聽起來非常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