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信任下屬,還應該多聽取他們的建議,讓他們知道,他們也在參與管理,而不僅僅是被管理。要記住:請教別人或征求別人的意見,總是會使他們感到高興的。
(第131堂)全麵了解下屬的個性。
管理箴言。
作為管理者,麵對不同秉性的下屬,要懂得去了解他們的性格,要把不同性格和具有不同特長的下屬,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以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
管理者的任務簡單地說,就是找到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然後鼓勵他們用自己的創意完成工作。管理者要想說服下屬依照你的意思行事,就必須摸清下屬的性格,對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既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牛不吃草強按頭”。
要摸透下屬的秉性,必須對下屬進行全麵、細致的了解。對下屬的情況知道得越多,越能理解他們的觀點和存在的問題。作為管理者,應該盡可能地了解一個人的全部情況。下屬的工作態度和習慣不隻影響自身的工作效率,也容易影響其他人的情緒和工作效率。身為管理者不能忽視下屬的性格問題。
三國時期,諸葛亮對下屬的性格可謂了解得極其透徹,他能針對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對策,所以能讓所有下屬心服口服。《三國演義》上說關羽驕傲自大,諸葛亮在華容道之戰前,利用他的自大、自傲,使其立下軍令狀。其後,關羽果然如諸葛亮所料,放走了曹操。他也從此對軍師諸葛亮更加信服。
張飛,性格魯莽、脾氣暴躁。諸葛亮對這個莽漢則采取激將法,使其不惜生命南征北戰,不斷取得勝利。事後,張飛對諸葛亮也是心服口服。孟獲是少數民族人,淳樸而又勇猛無比。對待這樣的人,諸葛亮則采用了攻心戰術。七擒孟獲,使孟獲由衷地佩服諸葛亮,並從此對諸葛亮、對蜀漢死心塌地。
在下屬麵前一定要保持一種樂觀進取的態度,讓部屬在你的感染和鼓舞下,產生積極進取的精神。對那些脾氣暴躁的下屬,應當心平氣和地與他們進行溝通,用心聆聽可以令他們感覺到你在注意他,並會對你慢慢產生好感。對於一些個性極強的下屬,則不能放任不管,要及時製止他們的不當行為,讓他們明白不能無視單位的紀律,以直接勸告來達到說服的目的。
(第132堂)根據下屬的性情分配工作。
管理箴言。
性情也許是天生的,但作為管理者應當能夠因勢利導地利用它,使之既顯其長,又避其短。
人之才性,各有長短。宋代司馬光總結說:“凡人之才性,各有所能,或優於德而強於才,或長於此而短於彼。”用人如器,各取所長,這是現代管理者最基本的用人觀。假如你是一位企業管理者,對待如下不同類型的下屬,應當采取不同的用人之道,使他們克服短處,發揮特長,為組織發展作出貢獻。
性格剛強卻粗心的下屬不善於做深入細致的工作,可委托其做大事。
性格倔強的下屬不會屈服退讓,可委托其立規章。
性格堅定又有韌勁的下屬有一種不服輸的勁頭,可讓他做一些難度較大的工作。
能言善辯的下屬辭令豐富、反應敏捷,可讓他做公關。
隨波逐流的下屬不善於思考,可讓他做低層次的管理工作。
見識淺薄的下屬提不出深刻的見解,對這種人不可重用。
寬宏大量的下屬思維不敏捷,可讓他去做管理別人的工作。
溫柔和順的下屬缺乏氣勢,可讓他做一些按部就班的工作。
喜歡標新立異的下屬創新意識強,這種人可從事開創性的工作。
性格耿直的人缺點是批評別人不留情麵,性格剛強的人缺點是處事不夠圓潤,性格溫和的人缺點是過於軟弱,性格率真的人缺點是“沒心沒肺”。如果將這些人安排在一起,可以互相取長補短。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管理者對人才不可苛求完美。任何人都難免有些小毛病,不必過分計較。最重要的是發現他最大的優點,並予以充分利用,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益。
(第133堂)任用人才要揚長避短。
管理箴言。
用人的要點不在於關注其缺點,而在於發揮其長處。
不管是哪一級的管理者,如果隻盯著下屬的缺點不放,那麼他所管理的組織最終必然是平庸的。管理者在作人事決策時,著重考慮的應是如何充分發揮下屬的長處,而不是去發現他們的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