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管理者的用人藝術--讓天下最優秀的人才為己所用(3)(2 / 3)

福布斯集團的老板馬爾科姆·福布斯是一個十分善於用人的管理者。在福布斯集團,隻要你有才幹,你就能夠被安排在合適的崗位上,讓你大顯身手。

福布斯的弟弟華裏士·福布斯是哈佛大學畢業的工商管理碩士,並且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作為一個家族企業,如果對華裏士·福布斯委以重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馬爾科姆·福布斯讓弟弟到投資部擔任副主管,還親自向投資部的主管雷·耶夫納保證,投資部的事情全權交給雷·耶夫納,華裏士·福布斯的職權僅僅限於處理業務。

華裏士·福布斯也高興地接受了這樣的安排,並且與雷·耶夫納相處得很好。

馬爾科姆·福布斯這樣安排,是因為他弟弟的長處在於企劃方麵,而不在於高層管理方麵。

用人其實就是在用人的長處。用最合適的人勝過用最優秀的人,精明的企業管理者對待人才,最要緊的就是發現其優點,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做到人盡其才。

(第134堂)要給人才自我管理的餘地。

管理箴言。

管理者應當讓員工主動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問題。

高明的管理者會教會他的下屬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代替下屬解決問題。

有位曾在惠普公司工作過的中國員工在回憶他的經曆時,講述了這樣一件事:

“在我剛加入惠普公司時,有一次我遇到一個難題,一時不知所措,就去找經理。我陳述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就問他:‘您看怎麼辦?’在其他企業這樣發問很正常,但是我的上司並沒直接回答我。他看了我一會兒,就反問我:‘你說該怎麼辦?’我一下子就懵了,心想:‘我跑來問你,正是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辦,你怎麼把問題又推給我?’於是我說,自己想不出什麼好辦法,才來征求主管的意見。我的上司讓我回去好好想一想,等想出方法了再來找他。

“我回去以後,心裏挺不舒服:惠普的人怎麼這樣呢?我找他幫忙,他二話不說就把我打發回來了。對他來說,這件事情肯定很簡單,告訴我一聲不就完了嗎?無奈之下,我隻好自己挖空心思地想辦法,結果還真想出來一個方案。第二天我又去找他,把我想出來的方案給他陳述了一遍。他靜靜地聽我說完,盯著我問道:‘就這一個辦法?’得到我肯定的答複後,他又說:‘回去再好好想想,看能不能多想幾個辦法。’我感到非常失望,怎麼這麼折騰人呢?

“沒辦法,我隻好再回去琢磨,還真的發現有更多的思路。當我拿著三個方案再度找他時,這一次他非常認真地接待了我,聽我講完每一個解決方案的思路後,幫我分析了不同方案的優點和缺點。然後,他對我說:‘我隻是幫助你分析方案的利弊,具體用哪個方案還是由你自己定,我不替你下結論。這就是為什麼你第一次、第二次來找我,我沒有馬上告訴你答案的原因。因為公司請你來,不是要我告訴你該怎麼辦,而是要你告訴我該怎麼辦。’”

上司的一席話,使這位員工受到很大的心理衝擊,此後他以此為鑒,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終成為惠普公司的高層管理者。

(第135堂)消除“茅坑症候群”現象。

管理箴言。

如果連一個平庸、喜歡拍馬屁、愛耍小聰明的人都能得到獎勵,那麼這個企業必走下坡路無疑。

企業鼓勵哪種人,哪種人的數量就會在企業內增多,哪怕是這種人品行不端。

16世紀,英國市場流通的是金屬鑄幣。時間長了,人們發現足值與不足值的鑄幣可以一樣使用。於是,人們就把成色好的足值貨幣(良幣)儲藏起來,而把不足值的鑄幣(劣幣)趕緊花出去。結果,劣幣反而成為市場上的主要流通貨幣,良幣被劣幣驅逐出市場。

這一現象,最早被當時的金融家、商人托馬斯·格雷欣發現。他由此提出了著名的“劣幣驅逐良幣法則”,這一法則也被稱為“格雷欣法則”。

管理者在人才管理中,要謹防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這一現象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公司的不當裁員。經濟學家甚至將公司的不當裁員,用一個很不文雅的詞來形容--“茅坑症候群”。

企業不當裁員的行為主要體現在優秀的人才離開了,平庸的人留了下來。“茅坑症候群”就是形容留下的人“占著茅坑不拉屎”,不能為企業作貢獻。

“茅坑症候群”會對企業競爭力造成嚴重創傷。這個名詞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沒本事的庸才別無選擇,因此會賴在職位上不走,也就是“占著茅坑不拉屎”。另一層意思是,“占著茅坑不拉屎”的人會使整個組織產生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