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向下屬授權,必須明確哪些權力可以下授,哪些權力不能下授。管理者的權力保留多少,要根據不同任務的性質、不同環境和形勢以及不同的下屬而定。就一般情況而論,管理者應保留事關全局、部門和單位的重大決策權,直接下屬和關鍵部門的人事任免權,監督和協調下屬工作的權力和對直接下屬的獎懲權等四個權力。這些權力屬於管理者本人工作範圍內的職權,不能下授。除此之外的許多權力,可視不同情況靈活掌握。大體說來,凡是分散管理者精力的事務性工作,上下都可支配的邊際權力,以及因人因事而產生的機動權力等都可以下授。從當前的實際情況看,將權力授過者甚少,抓住權力不願下授者較多。因此,各級管理者應該研究授權藝術,把應授的權力授予下屬。
(第152堂)熟悉並選擇最佳的授權形式。
管理箴言。
授權時究竟哪一種授權方式最合適,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具體的對象,依據具體的情況來選擇。選擇授權方式要以能夠實現管理願望和目標、下屬能夠理解和接受為準則。
一般說來,授權形式主要有一般授權與特定授權、書麵授權和口頭授權、正式授權和非正式授權。
特定授權是指管理者對某一特定的下屬,給予十分明確的工作、職責和權力。特定授權又可稱為剛性授權或製約授權。這是指管理者對下屬的工作、責任與權力均有明確的指定和交代,下屬必須嚴格遵守,不得失責。
一般授權是指管理者隻授給下屬一般的權限,無特定的指派。一般授權有柔性授權、模糊授權和惰性授權三種做法。柔性授權,又稱彈性授權,指管理者對下屬僅指示一個大綱和輪廓,使下屬能因地製宜地處理問題。模糊授權中管理者一般隻說明工作範圍和事項,提出所要達到的目標,下屬有很大的自由度去選擇完成任務的具體途徑。惰性授權是指管理者把自己不願處理的紛亂瑣碎的事務交給下屬去處理。
口頭授權是指管理者對下屬口頭宣布其職責,或者依據會議所作出的授權決議以口頭形式宣布。這種方式不適於責任重大的事項,因為它會造成職責不清、互相扯皮、玩忽職守等弊端。
書麵授權是指管理者頒發正式文件授權,對下屬的職責範圍、目標任務、組織狀況、職務級別等作出明確的規定。
正式授權是指依據法律和有關規定授予權力,即工作人員依據法律或有關規定得到職位。大多數授權均屬此種類型。
非正式授權是法律規定以外或組織機構以外的權力運用,情況較為複雜。
無論哪種形式的授權,管理者都要進行交代。交代是授權雙方權力轉讓的一種溝通方式。能否實現授權目的,管理者交代情況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第153堂)避免授權的失誤。
管理箴言。
管理者授權時要綜合考慮影響權力的各個環節和因素,以避免授權失誤,確保權力得到有效的運用。
管理者授權容易犯截留式的授權、牧羊式的授權、空頭支票式的授權、完美式的授權、遙控式的授權以及無反饋式的授權等毛病。
牧羊式的授權是指管理者在授給下屬權力後,像牧羊人放羊一樣,一切放任不管。這種看似給下屬以完全自由的做法,實則使權力運行處於無人監管的狀態。
截留式的授權是指管理者在授權時總是不適當地擔心下屬會濫用權力,或者認為完成那項任務不需要那麼多的權力,因此在授權時,不授給完成任務所需的全部權力,有所保留。
空頭支票式的授權是指管理者名義上將權力授予下屬,實際上卻千方百計地阻撓下屬運用被授予的權力。這類授權隻不過是有名無實的空頭支票。
完美式的授權是指管理者在奢求十全十美心態的支配下,總是借口為防止下屬工作出現失誤而過多地限製下屬的行動,要求下屬不能有任何工作失誤。
遙控式的授權是指管理者混淆了對下屬的工作實施建設性的、積極的監控與放手讓下屬開展工作之間的界限。
無反饋式的授權是指管理者無意建立和實行有效的對下屬開展工作的反饋控製。這種無反饋式的授權使管理者既不能及時獲得各方麵的最新信息,以便及時修訂有關的方案、計劃和策略,也不能使管理者根據情況變化,積極、有效地指導下屬的工作。
(第154)堂做好授權後的控製。
管理箴言。
授權不是交權,授權以後管理者照樣負有全部責任,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如果管理者授權圖省事,享清閑,當“甩手掌櫃”,就會造成權力失控,工作紊亂,矛盾百出,失去授權應有的意義和作用。
管理者進行明確授權後,其主要職責就是進行有效的控製,即要牢牢地掌握總目標,放手不撒手,對下屬多加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