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聽正麵人物的彙報。對利用老婆“參政”,或者利用老同學、老戰友、老同事以及內部職工中的後進層小團體,以彙報工作為名,互相抬轎子,誣陷好人的應予製止,不要輕信。
要聽多數人的彙報。對個別人為著某種企圖,誇大事實、故弄玄虛、“添油加醋”的彙報,在沒有多數人印證的情況下,不要輕易表態。
要選擇適宜聽彙報的地點。對非特殊情況或非緊急公務的登門彙報,特別是勤於串門的“常客”,應堅持在家中不談工作或不予接待。
要聽合理化建議的彙報。對不是出於公心為了事業,而是編造謊言、以假亂真或借題發揮、製造矛盾的,不要偏聽偏信。
一些單位長期不安寧,正氣難樹起,歪風難頂住,與部分彙報者“謊報軍情”和聽彙報者的不規範有很大關係。因此,要鑒別眾多彙報的真偽,管理者不妨來個“八要八不要”,帶頭興規矩、講程序、堵邪門。
(第202堂)學會總結工作經驗。
管理箴言。
不善於總結經驗,就不能發現工作中的問題和規律。隻有注意總結經驗,才能切實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者做工作隻有計劃而無檢查和指導不行,光有檢查指導而無總結也不行。因為隻有注意總結經驗,才能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發現管理工作中的規律性。總結經驗的過程,就是對以往工作實踐中的感性經驗進行分析綜合、研究提煉的過程,它能使零星的表麵的感性認識上升到係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從中揭示出若幹規律性的東西。管理者既要考慮問題於事前,又要注意總結經驗於事後。從某種意義上講,隻有當好“事後諸葛亮”,才能成為“事前諸葛亮”,因為這次的事後正是下次的事前。不願在事後下工夫總結經驗教訓的人,永遠不會成為“事前諸葛亮”。那麼,管理者應當怎樣總結經驗呢?
不要隻總結成功的經驗。正麵的、成功的經驗固然需要,但從錯誤和挫折中總結出來的教訓往往更為寶貴。“失敗是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一個聰明的管理者,應當既重視從成功的經驗中學習,又善於從失敗的教訓中學習。
不要麵麵俱到。無論是管理者自己,還是他所管理的單位,需要總結的東西很多,不能不分大小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每次總結必須從具體情況出發,抓住要點。它包括三個意思:一是根據實際需要,選取那些最有用的、最基本的東西來總結。二是要重點總結那些符合時代特點、有開拓意義的新經驗,以便使我們在新形勢下更好地解決新矛盾,處理新問題,不要總在老題目上做舊文章。三是在總結經驗時,要把那些具有偶然性的、表麵性的東西舍去,抓住那些帶有必然性的、能夠說明本質問題的東西,加以總結提高。
不要“一點論”、“一分法”。既要看到成績,又要看到缺點,一是一,二是二,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對成績不誇大,對缺點不回避,既報喜又報憂。切忌好大喜功,搞虛假浮誇。同時,要注意這些經驗與當時當地主客觀因素的聯係,研究它們所處的曆史環境和具體條件。這樣就可以明確,哪些經驗在什麼條件下可以繼續沿用和推廣,哪些經驗則不能;哪些經驗雖然在其他條件下可以運用,但要作哪些改進;等等。這樣,可以少犯主觀主義的錯誤。
不要請人代勞。管理者自己的工作經驗當然要自己總結,別人不能代替。對於單位的工作總結,管理者最好也親自動手,不要讓秘書或助手代勞。因為,這樣可以使管理者對做過的工作進行重新清理,加深自己的感受和認識,使思想得到升華,同時對管理者的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也是一個鍛煉。對於一些大型總結,如管理者因事實在不能親自動手寫,也要做到“三管”:一管總結的開始,明確總結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驟,指定人員,提出設想。二管總結的過程,隨時掌握進展情況,廣泛聽取各方麵意見,重大調查要親自參加,重要的彙報和座談會要親自聽。三管總結的結束,把自己的認識與大家的意見進行歸納和概括,形成一個高質量的、有指導意義的總結。對於那種為總結而總結、一切由“秀才”關門寫的做法,要堅決防止。因為那樣做對於提高管理能力、改進工作毫無幫助,完全失去了總結工作的意義。
不能一勞永逸。工作在不斷前進,事業在不斷發展,情況也在不斷變化,新的課題需要人們去實踐,新的經驗教訓需要人們去總結。所以,總結經驗不能一勞永逸。一個管理者,既要善於有計劃分階段地總結經驗,又要善於隨時隨地總結經驗,要工作到老,總結到老,不斷向更高的境界邁進。
(第203堂)管理者怎樣作指示。
管理箴言。
正確清晰的指示是指引下屬有效開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證。
管理工作離不開下命令、作指示。有的人把它看成一件比較簡單的事,認為隻要決定是正確的,怎樣下達關係不大。事實並非如此。有些工作上的失誤,有些事情久拖不辦,相互扯皮,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者的指示不明確、不完整,或者下達的方法不對,使下級不知道怎樣執行才好,或者挫傷了下級的積極性。那麼,管理者怎樣才能使自己的指示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呢?在作指示時要注意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