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老板的話,老員工轉悲為喜地說:“你是想撤銷開除我的命令嗎?”
“你希望我這樣做嗎?”梅考克親切地問。
“不,我不希望你為我破壞了規矩。”
“對,這才是我的好朋友,你放心地回去吧,我會適當安排的。”
事後梅考克安排這個老員工到他的一家牧場當了管家。
一方麵是個人感情,另一方麵是公司製度,梅考克很巧妙地在這兩者間取得了平衡。
(第210堂)采用靈活的彈性管理策略。
管理箴言。
彈性策略是高超管理藝術的一部分。運用彈性策略,有助於擺脫麵臨的危機,設若事情不濟,管理者仍然留有讓部下一次解決問題的餘地。
在管理中,彈性策略是一種能讓你占據主動的上上之策。
1彈性語言。
管理者在處理一些一時不好直接答複的問題時,要使用靈活的語言,留有餘地,別把話說死。例如遇到非明確答複不可的事,但又不好答複時,可以“考慮考慮”、“研究研究”(再作答複)為盾牌,以為自己爭取迂回的時間。管理者使用彈性語言,必須把握適中的原則,不可失之偏頗。適當運用彈性語言,可免遭部下怨恨,也可避免使自己處於無可挽回的境地。
2彈性政策。
製定彈性政策的目的在於從原則上相對保證政策的連續性與穩定性,為管理者留下一個回旋餘地。像武俠小說中的回旋鏢,擊中目標就擊中了,擊不中,鏢還回到自己手上,絕不至於陷於被動。
(第211堂)“冷處理”與“熱處理”兼備。
管理箴言。
“冷”與“熱”是相對的,要因人、因時、因事而定,這是需要每個管理者在實踐中去摸索、掌握的一門重要學問。
炒菜講究火候,管理工作亦然。掌握火候,把握分寸,擇機而發正是一個管理者要悉心注意的。
火候恰到好處在於時間的準確把握。所謂“冷處理”,就是指有時要引而不發,視而不見,故意拖延,稍後再說。而“熱處理”則是趁熱打鐵,當機立斷,高調處理,擴大影響。
某廠青工小王因對車間主任派活不均有意見,兩人吵得不可開交,劍拔弩張。書記老李過去,沒有批評,也沒有動怒,拍拍小王肩膀,將他領到休息室,請他消消氣。同日,廠機關一名幹部頂撞工會主席,又被書記碰到,老李毫不留情,當眾予以批評,並責令他在幹部大會上作出檢討。旁人不解,問:“同是吵架,您為何采取兩種態度?”
這位經驗豐富的黨委書記談了自己的看法:兩次吵架,我采取兩種態度,一是“冷處理”,一是“熱處理”。原因有二:一是個人特點、環境場合不同。小王脾氣直率剛烈,本身已受委屈,情緒因受刺激正處於極度激憤狀態,倘若不問事由一味指責,無異於火上澆油,肯定會激化矛盾,所以最好等他氣消了再個別交談。而那名幹部受黨教育多年,應有一定修養,卻為個人私事大吵大鬧,若不立即製止,必會造成更壞的影響。二是吵架原因不同。小王的不滿是事出有因,主要責任在車間主任,因而不能簡單批評他;那名幹部頂撞工會主席是為個人福利,屬無理取鬧,理當嚴肅批評,還要以此教育其他幹部,所以責令他在大會上作檢討。
(第212堂)注意全局與局部的關係。
管理箴言。
管理者經常遇到處理局部與全局的關係這類棘手的問題,因而應該學好辯證法,學會掌握中間的“度”,對問題加以正確處理。
1991年夏,百年不遇的洪災降臨我國南方數省。大雨如注,洪水滔滔,直逼我國江南多座重要城鎮,連接南北的大動脈--津浦鐵路也受到嚴重威脅。為此,中央決定在幾個地區分洪。
蘇北的裏下河地區,物產豐富,是一個富饒的農業基地。但是,為了整體利益,為了津浦鐵路以及諸多城市的安全,當地黨政領導堅決執行中央的決定在本地開閘泄洪。與此同時,蘇州、無錫等地的領導為了確保上海的安全,也讓無情的洪水從自己轄區泄出,作出了重大的犧牲。
他們正確地處理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的關係,為全局利益犧牲局部利益,充分體現了顧全大局的協作精神。
局部與全局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一方麵,全局統率局部、決定局部,局部隸屬於全局,因此,局部要服從於全局,圍繞全局而活動;另一方麵,全局又是由局部組成的,全局也離不了局部,因此全局要關心局部、照顧局部、支持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