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管理者的協調能力--化解人事紛爭,疏通組織管道(5)(3 / 3)

1在目標上溝通。

強調整體目標,使他們認識到各部門、每個人對整體目標作貢獻的重要性,以及相互配合、協調的必要性,力爭把部門利益與共同的目標聯係起來,進而增強各自對組織目標的關切感,減少部門之間不必要的衝突。

要在具體目標上進行溝通和取得共識,各部門管理者,在確立目標時,要相互理解和關注;在實施目標時,要相互支持和推進;在目標衝突時,要相互調整和適應;在目標成功時,要相互鼓勵和謙讓。

2在思想上溝通。

各部門管理者應避免單純以本部門的利益得失考慮問題,而應當從各部門利益的互相聯係上也就是全局上考慮問題,包括設身處地地替其他部門著想,達成彼此可以共同接受的意見,以防止思想認識上的片麵性。各部門管理者在思想觀念、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上也是各有差異的,由此而形成的觀點上的爭鳴和分歧,可以通過平等的交流、啟發,縮小認識上的差距,以達到統一。對於因工作關係所引起的誤會、隔閡,各部門管理者應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必要時多作自我批評,求得諒解。

3在感情上溝通。

感情上的聯絡和加深,對部門管理者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很難設想,沒有任何感情交流的部門管理者之間,工作上可以協調配合好。要增進感情,可通過工作交流、參觀訪問、文體活動、公共關係活動等不斷加深,從而創造一種和諧共事的情感氛圍。

4在信息上溝通。

溝通也是傳達交流情報信息的過程。部門之間的矛盾與隔閡,都可以從信息溝通上找到原因。一般而言,凡缺乏溝通的部門,信息傳遞必然不暢,極易造成部門之間的不了解、不理解和不協調,甚至造成某些衝突,既影響工作,又影響團結;凡主動溝通的部門,必然信息流暢,容易贏得對方好感,取得信任,形成部門之間的良好關係。

(第227堂)認識清楚了,事情才能處理好。

管理箴言。

弄清是非是解決是非的前提,不問青紅皂白輕率地處理問題,會把問題搞得一團糟。

管理者處理員工衝突,首先必須確認哪些衝突是消極衝突,哪些衝突是非消極衝突。對於消極衝突,管理者自然應該盡量使用各種手段將衝突迅速消除;但對於非消極衝突,管理者需要積極地引導,以促使非消極衝突變成對組織有利的因素。

1860年,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有一天,有位名叫巴恩的銀行家前來拜訪林肯,正巧看見參議員蔡思從林肯的辦公室走出來。巴恩對蔡思十分了解,於是對林肯說:“如果您要組閣,千萬不要將此人選入,因為他是個自大的家夥,他甚至認為自己比您還要偉大得多。”林肯笑了:“嗬嗬,除了他以外,您還知道有誰認為他自己比我偉大得多的?”“不知道,”巴恩答道,“您為什麼要這樣問呢?”林肯說:“因為我想把他們全部選入我的內閣。”

事實上,蔡思確實是個極其自大且妒嫉心極重的家夥,他狂熱地追求最高管理權,不料落敗於林肯,最後,隻坐了第三把交椅--財政部長。但是蔡思也確實是個大能人,在財政預算與宏觀調控方麵很有一套。林肯一直十分器重他,並通過各種手段盡量減少與他的衝突。

後來,《紐約時報》的主編亨利·雷蒙頓拜訪林肯的時候,特地提醒他蔡思正在狂熱地謀求總統職位。林肯以他一貫的幽默口吻對亨利說:“你不是在農村長大的嗎?那你一定知道什麼是馬蠅了。有一次,我和我兄弟在農場裏耕地。我趕馬、他扶犁。偏偏那匹馬很懶,老是磨洋工。但是,有一段時間它卻跑得飛快,到了地頭,我才發現,原來有一隻很大的馬蠅叮在它的身上,於是我把馬蠅打落了。我的兄弟問我為什麼要打掉它,我告訴他,不忍心讓馬被咬。我的兄弟說:哎呀,就是因為有那家夥,馬才跑得那麼快的呀。”

作為管理者,林肯就是這樣處理非消極衝突的。

(第228堂)抓住問題關鍵,才能舉一反三。

管理箴言。

處理衝突需要有點心胸和眼光,用心思考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處理衝突時才能舉重若輕。

對於管理者來說,處理管理中的衝突並不需要太多的原則,隻要記住下麵兩點,所有衝突的處理都不是太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