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管理者的績效考核--把考核落實下去,讓效率提升上來(1)(1 / 3)

(第235)堂績效的定義及影響績效的因素。

管理箴言。

管理者既要關注影響績效的整體因素,也要關注影響績效的特定因素。哪些因素容易變化,對績效的影響作用大,管理者就需要關注和考核哪些因素。

績效是一個組織或個人在一定時期內的投入產出情況,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時間等物質資源,產出指的是工作任務在數量、質量及效率方麵的完成情況。績效具有多因性、多維性和動態性的特點。

多因性:指員工的績效高低受多方麵因素影響,主要有四方麵:技能(指個人的天賦、智力、專業水平等個人特點),激勵(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員工的需要結構、感知、價值觀等),機會(承擔某種工作任務的機會),環境(工作環境,包括文化環境、客觀環境等)。

多維性:指需要從多個不同的方麵和維度,對員工的績效進行考核分析。不僅考慮工作行為還要考慮工作結果,如在實際中不僅要考慮員工完成產量指標的情況,還要考慮其出勤、服從、合作態度、與其他崗位的溝通協調等方麵,綜合性地進行最終評價。

動態性:績效是多因性的,並且這些因素處於不斷變化中,因此績效也會不斷發生變化。這涉及績效考核的時效性問題。

績效受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主要因素有:員工技能、外部環境、內部條件以及激勵效應。

員工技能是指員工具備的核心能力,是內在的因素,經過培訓和開發是可以提高的。外部環境是指組織績效的影響因素和個人麵臨的不為組織所左右的因素,是客觀因素,我們是完全不能控製的。內部條件是指組織和個人開展工作所需的各種資源,也是客觀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我們能改變內部條件的製約。激勵效應是指組織和個人為達成目標而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激勵效應是主觀因素。

其中每一個具體因素和細節都可能對績效產生很大的影響。控製了這些因素就等於也同時控製了績效。管理者的管理目標,實質上也就是這些影響績效的因素。

(第236堂)績效管理管什麼。

管理箴言。

管理者要從戰略高度來重視績效管理,通過實施績效管理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提高員工的能力與素質,以達到改善公司績效的目的。

所謂績效管理,是指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在就目標與如何實現目標達成共識的基礎上,通過激勵和幫助員工取得優異績效,從而實現組織目標的管理方法。績效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組織與員工相互間就提高績效而持續進行的溝通過程,是將個人績效與公司的任務和目標相聯係的一種工具。

績效管理包括以下兩方麵重要內容。

首先,績效管理是一個持續性過程。企業要明確自己想做什麼(目標和計劃有哪些),然後找到衡量工作做得好壞的指標與標準並對其進行監測(構建績效考核指標與標準體係),通過管理者與員工的互動溝通,目標責任從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層層傳遞到基層員工(績效輔導與溝通),當考核周期結束的時候,對相關人員進行業績考核,對於業績優良者實施獎勵(績效考核的應用),對於沒有達到績效目標的低績效員工,上級幫助其發現問題並改進,使其在下一個考核周期爭取考核達標。

其次,績效管理須與組織的戰略目標保持一致。也就是說,通過實施績效管理,確保員工的行為和結果與組織的目標一致,並使員工對組織的貢獻更加清晰。

由此可見,績效管理是一種複雜、工作量較大、涉及人員較多的管理行為,那麼通過有效實施績效考核,會為企業帶來哪些好處呢?

一是有助於組織目標清晰化。從戰略層麵來看,績效管理是企業戰略管理機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戰略實現的重要驅動工具。因此,通過實施績效管理,組織的目標將會更加清晰,員工可以明確地意識到他們的工作與實現組織的目標具有怎樣的聯係。

二是可以清晰地界定出工作的內容及其需要達到的標準。這樣的話,員工便會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有助於員工成為高績效員工。

三是增強員工完成工作的動力。員工知道自己的工作將會被組織評價後,工作動力會更大。

四是使組織及時地區別出高績效員工和低績效員工,從而為處於不同層次的員工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

五是為員工加薪、晉升、轉崗以及解雇員工提供合理依據。

六是強化員工的自我認知和自我開發。由於績效反饋和績效麵談是績效管理的關鍵環節,通過這個環節,員工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和長處,從而在未來的工作中揚長避短。

(第237堂)績效管理帶給企業什麼價值。

管理箴言。

管理者要深刻意識到績效管理工作對於企業有序經營的重要價值,要重視它並使用它,讓它充分地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套良好的績效管理體係可以提高最高管理層的決策能力和組織能力,改進優化係統績效功能,提高組織運行速度,提高員工持續改進的動力,引導員工調整職業生涯規劃和提升職業素質,形成優勝劣汰的“賽馬”機製,提高員工的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