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管理者的績效考核--把考核落實下去,讓效率提升上來(6)(3 / 3)

團隊的良好績效是要通過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實現的,每個人的績效都是構成團隊績效的一部分。員工除了盡力完成個人的績效目標外,還應該努力配合部門同事的工作,實現總體績效的提升。個人的優秀隻有轉化為團隊的優秀才能實現其最大價值。所以,企業在製定績效考核政策時,在對員工績效考核結果的應用上,應將其個人績效成績與部門績效成績進行適當的掛鉤。這樣做,一方麵,能促進部門內部的團隊協作意識的形成,強化員工對本部門的責任心和榮譽感;另一方麵,也能確保部門績效考核結果與員工個人績效考核結果的一致性。

(第269堂)別讓績效考核流於形式。

管理箴言。

對績效實現過程進行跟蹤、監督、檢查、管理和輔導,並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改進,這樣績效才有保證,才能落到實處。

很多企業在製定績效考核製度、實施績效管理時,大張旗鼓,熱情高漲,但到最後卻常常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的局麵,收效甚微,績效考核往往流於形式。細細探討起來,其中存在很多原因。

很多管理者在實施績效考核的過程中,都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誤解了績效考核的本質,沒有對績效考核進行正確定位。所謂考核的定位問題,即企業通過績效考核要解決什麼問題,實施績效考核工作的真正目標是什麼。有的管理者隻把績效考核當成應景的事情,在每個績效考核周期的結尾,填寫一堆表格便完事;有的管理者則對考核目的的定位過於狹窄,隻是為了考核而考核;有的管理者則把績效考核當成實施獎懲的工具,根據考核的結果對員工或賞或罰;等等。

如果企業對績效考核定位不正確,績效考核將難以發揮既定的作用,反而會導致企業不期待行為的發生。比如,有的企業的員工盡可能地少做事,因為做得越多,出錯的地方越多,績效考核的結果也越差。這便導致很少有員工願意做那些對企業十分重要,但卻沒有納入考核體係的工作,使績效考核流於形式。

有的管理者在實際績效考核過程中,忽視了考核麵談這一環節。他們的傳統做法要麼是在考核結束,將考核結果公布後,執行強製的“機械式”的獎懲,不計後果;要麼就是考核時轟轟列烈,考核完相安無事,結果誰也不知道,考核純粹成了走過場。

有的主管在考核中不願作反麵評價得罪人,隻要有問題,便敷衍塞責,從而造成所作的考核含糊混淆,無法對員工產生正麵、有效的導引作用。

除上述原因外,還有考核標準的設定與如何評價不明確,考核的流程不當,考核的信度與效度不明顯,績效考核沒有和員工的績效改進相結合,缺乏對績效考核係統的支持等問題。管理者自以為找到了一個有效的管理武器,然而在操作過程中卻走了樣,從而造成績效考核成了走過場,流於形式,以致造成最後主管不想考,員工不願被考,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也沒興趣組織考這樣一種局麵。

避免績效考核流於形式,可從以下幾方麵來考慮。

一是明確目標責任體係。通過目標責任體係和組織結構體係,將考核目標分解到各相關責任人,與對應的責任人掛鉤。

二是設定科學、全麵、有效的考核指標,明確考核獎懲條件、評價標準。

三是明確員工間的協作關係,並對員工相互間的配合提出具體要求。

四是經常組織員工研討,搞清存在的問題,消除執行阻力,直到目標由考核者和被考者達成一致。

五是對影響績效考核的因素和績效實施過程,進行監督、控製,推進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