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堂)管理者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管理箴言。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現代管理者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企業的行為影響著社會和公眾生活的各個方麵,作為企業行為決策者的管理者,隻有本著對社會和公眾高度負責的精神進行決策和經營管理,才能使企業發揮應有的作用。不僅如此,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它與社會及公眾的關係,所以管理者必須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有社會責任感,意味著企業的管理者應當著眼於社會效益,為社會謀福利。管理者不應僅僅將滿足社會的需要看做謀利的手段,而應從為社會服務、促進社會進步的觀念出發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真正做到這一點,企業才會得到長遠的發展。
國外一位管理者曾說過:“如果你是大公司的總裁,計劃的起點是對未來社會的一種想法,而不是五年或十年後你要實現什麼目標。你想讓世界成為什麼樣?你們企業、你們行業怎樣去配合這樣的社會?”
一般說來,管理者在工作中要比一般人付出更多的艱辛,承受更大的壓力和風險,但管理者仍能以狂熱的激情追求並經營著自己的事業。那麼,支撐管理者一如既往的動力是什麼呢?研究表明,這種動力不是人們所說的金錢和地位,而是一種“頂峰體驗”的高度成就感,對事業的責任感和強烈的奉獻精神。正是這種責任感和奉獻精神,迎合了社會發展的需要,造就了管理者的全新人格。越來越多的實踐也表明:隻有當管理者以主人翁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把社會問題(如環境問題、就業問題等)轉變為經濟問題,把我們今天所麵臨的社會挑戰轉變為嶄新的有利的商業機會時,才能期待社會問題的解決,企業也才能獲得更大的利潤和發展空間。
20世紀60年代,日本的大批人口從農村和邊遠地區流向城市,由此造成了很多社會問題。於是,鬆下幸之助不顧有可能給自己造成損失,選擇在一些辦廠條件差、人口外流嚴重的地區建起了自己的工廠。幾年過後,出乎意料的是,這些工廠的經濟效益卻很好。
(第271堂)社會責任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基。
管理箴言。
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的大小,決定著企業存在的必要程度。承擔的社會責任越大,企業存在的必要性就越大,企業也就越有價值。
北京鬆下彩色顯像管有限公司是一家1987年創立的大型現代化合資企業,與許多隻注重效益的企業不同,它是一家極具社會責任感的企業。
在彩色顯像管的生產過程中,很多工序需要使用工業水和純水。而隨著產量持續增長,用水量也隨之增加,這與北京市水資源嚴重匱乏的現實產生了尖銳矛盾。所以,鬆下彩色顯像管有限公司在進一步發展時,急需解決這一製約公司產量增長的突出問題。
為了節約水資源,公司幾年來進行了多項節水技術改造工程。同時,實施了廢水再製純水工程,采用最新工藝將廢水製成純水重複利用,從而在根本上解決公司用水緊缺問題。
這一係列節水措施,使公司降低了生產耗水量,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特別是廢水再製純水工程體現了北京鬆下彩色顯像管有限公司節約資源、愛護環境、對社會高度負責任的企業精神,為北京市節約用水作出了貢獻,同時也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達到了環境保護與提高經濟效益雙贏。
企業是社會的細胞,離開了社會資源,企業的發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一個好的環境,企業也難以生存。很多優秀的企業早已證明了這一點:社會責任感強的企業,才能更受尊重,才能保持基業常青。
(第272堂)偉大的企業必然有正確的價值觀。
管理箴言。
一個企業組織要努力避免做不符合本身價值觀的事情。
社會要求管理者自製,企業應該在正確的價值觀的引導下發展。在市場經濟社會裏,企業的價值觀發揮著巨大作用。如果為了追求利潤,不惜采取假冒仿製、欺詐行騙、商業賄賂、行業壟斷等不道德手段,不僅會損害誠實的經營者和廣大消費者的權益,也會使企業遭受巨大損失。相反,如果企業在創立之初就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並長期堅持,企業必然會長盛不衰。
擁有三百多年曆史的老字號藥店同仁堂,曆經歲月打磨,至今仍然屹立不倒,秘訣正在於它一直秉持著以人為本的企業道德理念。“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店內的對聯揭示了同仁堂曆經三百年風雨而不倒的原因,見證了國藥第一品牌的企業價值觀。
同仁堂集團宣傳部部長金永年先生曾以同仁堂在“非典”期間做賠本買賣的例子,說明同仁堂對企業道德理念的堅守。
2003年,“非典”病毒肆虐中華大地。在此期間,同仁堂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為廣大市民提供抗“非典”藥品。但是,同仁堂每賣出一服抗“非典”方,就虧損2元錢,僅此一項,企業就報虧600萬元。“政府發布了限價令,規定每服藥隻能賣9元,可是藥材的采購價格卻數倍地瘋漲,過去1千克金銀花價格不會超過40元,‘非典’期間卻達到每千克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