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沈陽公司在工作開展中,強化關鍵環節和要害部位的安全環保管理,不斷探索新的安全環保項目,建立了重大危險源監控體係,按照QHSE管理體係要求,全麵落實安全環保規章製度。與此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訓,著力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和操作技能。在中石油沈陽公司管理者的眼裏,隻有做到未雨綢繆,安全發展、清潔發展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寬。
未雨綢繆是企業避免危機發生的重要方法。從本質上說,企業的危機是指能夠對企業及其產品和聲譽造成潛在破壞的事件。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一個企業不管過去有多輝煌,隨時都可能受到危機的衝擊,這是任何企業都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的關鍵是,企業應該如何開展危機管理以化險為夷。隻有將危機化解在無形之中,企業才能始終處於安全狀態。即便是出現難以消弭的負麵影響,因為事前作了充分的估計並有深刻的認識,企業也能從容應對,而不是倉促應戰、處於被動。
(第277堂)管理者要做暴風雨中的舵手。
管理箴言。
危機發生的關頭,就是呼喚管理者出現的時刻。
組織內任何職位的設立都不是擺設,都不是空架子。管理者擁有某個職位,就意味著他同時被賦予了與職位相匹配的某些權力和責任。管理者的最大價值就是解決問題,尤其在危機時刻。
危機時刻正是需要管理者站出來的時候。這意味著管理者需要主動承擔責任。無論是組織或者個人,如果具備了強烈的責任感,一定會目標明確、生氣勃勃,麵對任何挑戰絕不會猶豫退縮。相反,如果失去責任感,則會遇事推諉,消極懈怠,不敢決策,任憑組織滑向錯誤的深淵。
在今天,沃爾瑪已經是大眾皆知的品牌,而凱馬特則被曆史所塵封。其實,直至20世紀90年代,凱馬特一直是美國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凱馬特的失敗,就是團隊成員責任感缺失的典型例證。
關於凱馬特的失敗,有一個故事廣為流傳:在某一年的年度總結會上,一位高級經理認為自己在工作中出現了一個失誤,他向坐在他身邊的上司請示應該如何改正和修補。這位上司不知道該作何回答,便向上級請示。他對上級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需要聽從您的指示。”
而這位上級怕承擔責任,便又轉過身來向他的上司請示。據傳,這樣一個小小的問題,一直推到公司總裁那裏。總裁後來回憶說:“真是不可思議,居然沒有人願意對一個小問題承擔責任,而寧願將問題一直推到我這裏。”凱馬特為什麼會隕落,由此可見端倪。
優秀的管理者在危機麵前體現的是責任感、管理能力和奉獻精神,而絕非推諉。正如德魯克所言,危機時刻更需要管理者站出來,勇敢地帶領組織戰勝危機,將損失降到最低,這才是管理者應有的作為。
(第278堂)最好的辦法是預防。
管理箴言。
企業危機很容易給公司帶來毀滅性的後果。居安思危的意識對於當今運營在透明而多變的商業環境中的公司來說,有著無比重大的意義,每位管理者都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
企業危機發生後,具有破壞性的事件,可能朝著人們無法預知的多個方向發展,企業的聲譽以及前景都受到挑戰,恢複是一個緩慢、痛苦並且艱難的過程。企業出現危機時,如果處理不當,往往會引發媒體危機、客戶危機、信譽危機等諸多連鎖性危機,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甚至招致滅頂之災。
上海美優製藥廠是一家有著60年曆史的優秀企業,從1995年起,該廠的拳頭產品美優牌複方甘草合劑連續九年被評為上海市名牌產品,而且是國家儲備藥品和抗“非典”必備藥品。2004年6月29日,媒體突然爆料複方甘草合劑含有毒成分酒石酸銻鉀,該藥毒性很大,能導致心動過速、早搏,甚至能引發急性腦缺血和中毒性肝炎。
拳頭產品突遭變故,讓美優製藥廠深陷困境。該廠平時正常的銷售量為每月500萬元,而在消息見諸報端後,該廠的銷售額幾乎為零。經銷商紛紛要求退貨,到7月底,該廠已經完全處於停產狀態。
危機的爆發經常出乎人們的意料,危機爆發的具體時間、實際規模、具體態勢和影響深度,都是企業始料未及的。任何企業都不想遭遇危機,但企業並沒有特殊的自我感知能力,危機這顆“疾病的種子”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埋在企業機體之內。一旦發病則常常是多種症狀一起出現,並會留下後遺症,企業的元氣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恢複。正所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因此,預防危機是企業危機管理的重點。日本著名企業家鬆下幸之助在總結其企業成功的經驗時,特別強調:長久不懈的產品危機意識是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的基礎。世界前首富比爾·蓋茨說“微軟距離破產隻有18個月”。華為公司總裁任正非在他那篇著名的《華為的冬天》中說,“華為的危機,以及萎縮、破產是一定會來到的。”這些都說的是管理者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
(第279堂)危機發生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