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管理者的應變能力--掌控不可預知的未來(4)(2 / 3)

孫正義的夢想是:“當信息化社會進入第四階段,我希望軟件銀行能夠名列世界前十大企業。老實講,我的誌向是成為第一,在我心目中隻有第一,沒有第二。”為實現這個目標,孫正義作了規模宏大的部署。他用別人覺得瘋狂的方法,在20世紀的最後六年時間裏,投資六百多家IT公司。每當孫正義看到有前途的公司時,他就猛撲過去。其中對雅虎的豪賭讓孫正義一戰成名。孫正義的雅虎股票每股投資成本約25美元,市場價則衝高到250美元,升值整整100倍。到2000年,軟銀已成為國際網絡業的最大股東。2000年初,軟銀股價比發行價升值90倍,孫正義的身價達到頂峰--700億美元。

在日本,最大的在線遊戲公司、最大的入口網站、最大的電子交易網站、最大的網絡拍賣服務公司,都是孫正義的公司。他曾自豪地說道:“在日本,我們就等於yahoo加Google加eBay。”孫正義認為,從撥號到寬帶,不過是網絡革命性改變的第一階段,接下來,手機寬帶上網將會是下一個主流。現在,全世界一年賣出2億台個人電腦,手機的銷量是電腦的五倍,手機上網時代的到來是大勢所趨。為了在手機寬帶上網領域成為下一個No1,2007年軟銀為此投入155億美元。拿到手機上網主導權後,孫正義將要采掘下一個金礦:手機上網購物。孫正義說:“這個大趨勢剛剛開始。”

孫正義順應商業發展潮流而占據了鼇頭。當結構性變化出現時,一如既往的人將麵臨被淘汰的危險,而迅速改變的人將迎來機遇。對於任何企業來說,對抗大勢都必然會失敗。在短期內與趨勢抗爭非常困難,而長期與趨勢抗爭則幾乎是毫無希望。企業管理者應該時刻審視並努力把握未來發展趨勢,以順勢贏得未來,絕不能因對抗形勢而處於被動。

(第293堂)創新是一種思維和態度。

管理箴言。

創新不是一種性格特質,確切地說,是一種在機會麵前善於尋找方法的思維和態度。

盡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個性,但成功創新的人卻有一個令人驚歎的共同點:他們麵對挑戰或者創新機會時總是表現得極為出色。

1945年戰敗的德國一片廢墟,一個德國年輕人發現當時德國處於“信息荒”的狀態,國民對信息的需求非常迫切。於是,他決定賣收音機!可是,當時在聯軍占領下的德國,不但禁止製造收音機,連銷售收音機也是違法的。

這名年輕人就將組裝收音機的所有零件、線路全部配齊,附上說明書,一盒一盒當“玩具”賣出,讓顧客自己組裝。這一思路果然產生奇效,一年內賣掉了數十萬盒,為後來西德最大的電子公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這位年輕人名叫馬克斯·歌蘭丁。

日本鬆戶市原市長鬆本清以開創“馬上辦服務中心”而名噪一時。他還擁有許多家連鎖的藥局。他將藥局起名為創意藥局。顧名思義,他的經營手法是具有獨創性的。

鬆本先生曾將當時售價200日元的膏藥,以80日元賣出。由於80日元的價格實在太便宜了,所以創意藥局連日生意興隆,門庭若市。由於他以賠本的方式銷售膏藥,銷售量越大賠得越多。不過,整個藥局的經營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盈利。因為,前往購買膏藥的人,幾乎都會順便買些其他藥品,這些藥品的利潤彌補了膏藥的虧損,使創意藥局的生意紅紅火火。

別出心裁地尋找經營契機,是管理者成功的重要原因。卓越的管理者都有自己不同於別人的個性,但創新使他們獲得了同樣的成功。

(第294堂)把創新和創業精神當做常態。

管理箴言。

管理者必須把創新和創業精神作為工作的常態持續下去。

每個人的價值都是一個變數。今天你可能是一個價值很高的人,但如果你固步自封,明天你就會貶值,被一個又一個智者和勇者超越。今天你也可能做著看似卑微的工作,人們對你不屑一顧,而明天你就可能通過知識的不斷豐富和能力的提升,以及修養的升華,讓世人刮目相看。促使你發生這種變化的唯一力量就是不斷提升你的工作價值。而提升的方法就是不斷創新和保持永不停止的進取精神。

外表溫文、麵帶笑意的吳士宏,曾經是北京一家醫院的普通護士。用吳士宏自己的話說,那時的她除了自卑地活著,一無所有。她參加了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報考英語專科。在她還差一年畢業時,她在報紙上看到IBM公司的招聘廣告。吳士宏雖然沒有高學曆,也沒有外企工作的資曆,但她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絕不允許別人把我攔在門外”。

靠著勇於進取的意識,吳士宏順利地邁入了IBM公司的大門。進入IBM公司的吳士宏不甘心隻做一名普通的員工,因此,她每天比別人多花六個小時用於工作和學習。於是,在同一批聘用者中,吳士宏第一個做了業務代表。接著,同樣的付出又使她成為第一個中國內地人經理,然後又成為第一批去美國本部作戰略研究的人。最後,吳士宏又成為IBM華南區的總經理。這就是對付出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