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管理者的自我突破--做一名卓有成效的高效能人士(1)(2 / 3)

這便是是否具有生活目標而帶來的結果差異。他們之間的差別僅僅在於:25年前,他們中的一些人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而另一些人則不清楚或不很清楚。目標是具有驅動力的,具有成就未來的力量。

鬆下電器的創始人鬆下幸之助說過:“人生如果沒有目標,就無法得到充實,就不能前進或發展。”目標就像前方鮮明的旗幟,指引著成功人士向前奮進,成為成功的第一推動力。

(第326堂)樹立高遠的理想信念。

管理箴言。

管理者要按照一流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地把遠大理想與實際工作結合在一起,堅定理想信念,鞏固立身之本,經受住各種各樣的考驗,始終保持正確的人生方向。

人自懂事起就向著自己的理想不斷前進,人們的動力來自這個理想,沒有理想的人就像沒有頭的蒼蠅毫無目的、碌碌無為。所以,托爾斯泰將理想比喻成指路明燈。對於一個組織的管理者來說,理想乃是他不斷追求、進取的內在動力。

管理者實現願望的第一步就是樹立遠大的理想。理想,是一種信念,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也是國家、民族、個人不斷向上的精神動力。今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缺乏信念,放棄對崇高理想的追求,失去對人類崇高道德的弘揚,個人很有可能會經不起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的誘惑,何況是集權力、財富於一身的管理者。

因此,確立遠大的人生誌向,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不懈地追求崇高的精神價值,對於管理者培養自己的高尚人格來說非常必要。管理者必須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培養一種大視野與遠見卓識,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這樣才能避免妄自尊大,才能從眼前的蠅頭小利中解脫出來,也才能有容人之量。

理想信念是管理者的立身之本,隻有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腳踏實地地幹出一流業績,創造一番輝煌的事業。

管理者要以理想為指導,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振奮精神,把對理想的追求落實到世界觀、人生觀的確立上,落實到高標準、創造性地做好本職工作上,隻有這樣才能保證事業興旺發達,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第327堂)專注於夢想更利於發揮潛能。

管理箴言。

每一位管理者心中都應當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並全力以赴地去實現它。

牛津大學教授奧德賽從小就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能像自己心目中的那些英雄那樣改變世界,服務全人類。不過,要實現他的目標,他需要受最好的教育,他知道隻有在美國才能接受他需要的教育。無奈的是,他身無分文,沒辦法支付路費,而到美國足有10 000千米的距離。

但奧德賽還是出發了。他必須踏上征途。他徒步從他的家鄉尼亞薩蘭的村莊,向北穿過東非荒原到達開羅,在那兒他可以乘船到美國,開始他的大學生活。他一心隻想著一定要踏上那片可以讓他把握自己命運的土地,其他一切都已置之度外。

在非洲大地上,艱難跋涉了整整五天以後,奧德賽僅僅前進了25英裏。食物吃光了,水也快喝完了,而他身無分文。要想繼續完成後麵的幾千英裏路程,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奧德賽清楚地知道回頭就是放棄,就永遠無法擺脫貧窮和無知。

他對自己發誓:不到美國誓不罷休,除非自己死了。他繼續前行。有時他與陌生人同行,但更多的時候則是孤獨一人。大多數夜晚都是在野外度過。他依靠野果和其他可吃的植物維持生命。艱苦的旅途生活使他變得又瘦又弱。

由於疲憊不堪,奧德賽幾欲放棄。他曾想說:“回家也許會比繼續這似乎愚蠢的旅途和冒險更好一些。”但是他並未回家,而是翻開了他的兩本書,讀著那熟悉的語句,他又恢複了對自己和目標的信心,繼續前行。

要到美國去,奧德賽必須具有護照和簽證,要得到護照他必須向美國政府提供確切的出生日期證明,更糟糕的是要拿到簽證,他還需要證明他擁有支付他往返美國的費用。

奧德賽隻好再次拿起紙筆,給他童年時曾教過他的傳教士們寫了封求助信。結果傳教士們通過政府渠道幫助他很快拿到了護照。然而,奧德賽還是缺少領取簽證所必須支付的那航空費用。

奧德賽並不灰心,而是繼續向開羅前進,他相信自己一定能通過某種途徑得到自己需要的這筆錢。幾個月過去了,他的事跡漸漸地廣為人知。關於他的傳說已經在非洲大陸和華盛頓佛農山區廣為流傳。斯卡吉特峽穀學院的學生們,在當地市民的幫助下,寄給奧德賽640美元,用以支付他來美國的費用。當他得知這些人的慷慨幫助後,奧德賽疲憊地跪在地上,滿懷喜悅和感激。

1960年12月,經過兩年多的時間,奧德賽終於來到了斯卡吉特峽穀學院,手持自己寶貴的兩本書,驕傲地跨進了學院的大門。而最終,他成為了世界頂尖大學牛津大學的教授。

從奧德賽教授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專注於夢想,更利於發揮最大的潛能。對於一個夢想成功的人來說,應當從自己的興趣、特長起步,找到自身的發展方向,明確自己的目標,並全力以赴地付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