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降低和緩衝財務風險
降低財務風險方法的應用,企業需付出一定的成本,以此降低產生損失的可能性,可通過資金回收的結算資金回收風險或是應用出借和預付資金的方式降低風險,還可實施對外擔保風險,能夠確保應收賬款的盡快回收。同時可通過保持企業銷售和利潤的最大化實現降低財務風險的目的。另外,公司信用形象的提升,不僅有助於應收賬款的回收,並且還有利於信貸。在緩衝財務風險方麵,企業應遵循謹慎認真原則,可建立專門應對風險的基金,對於風險較大並且長期負債的企業,需建立起償還基金,並設立準備金,如存貨跌價準備金、壞賬準備金和長期投資減值準備金等,達到緩衝財務風險的目的。
2.3 提升財務管理人員和領導者的財務風險防範意識
企業領導在提升自身財務風險防範意識的同時,還需注重對內部員工的培訓,以此提高全體職工的財務風險防範意識,尤其是財務工作人員需重視其職業素養,可采取定期培訓的方式,加強財務人員對財務風險防範的認識,使其能夠熟練掌握防控風險的方法,並在實際中加以應用。財務人員需將財務風險防範作為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領導者可將主要的防範工作細化到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崗位中,若是必要,可設立專門的人員或組織結構,進行專門的財務風險管理,促使企業在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能夠合理地規避風險。
2.4 通過生產運營效率的提升促進風險防控工作
除防範直接與財務風險相關的經營管理工作之外,還需注重對導致財務風險間接因素的防範。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的生產成本的控製、運營能力的提升以及經營費用等日常的工作當中,間接地實現了對財務風險的控製。為此,企業應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進行合理科學的配置物力、財力和人力,並促使其達到最優的比例組合,能夠較好地為生產運營服務。資金的應用,需盡可能地發揮其最大使用價值,還需嚴格監督和控製資金的使用過程,以免造成資金濫用和資源浪費的現象。同時,企業需將提高企業的生產質量作為工作的重點,及時地更新生產設備,結合現代科技的應用,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此外,為避免財務風險擴大化發展,企業需進行資本結構的優化,首先企業的工作重心應轉變為負債和資產結構的調整,通常情況下,需保持負債和資產的比例為1∶2以上,才可保證企業有充足的資產來還清債務,並且將速凍比例控製在1∶1以上,提升企業資產的變現力。如果存在負債數量增多的情況,會加大資不抵債的可能性,需改變不良資產,提升應收賬款和存貨周轉率,減少應用賬款和存貨占用的資金。
3 結語
財務風險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是客觀存在的,對於企業的經營狀況和利益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但企業並不能夠將財務風險全部消除。為此,企業需注重對財務風險的防範,提升財務風險的管理意識,根據財務風險存在的特點和影響因素,實施有效的防範,從各類財務關係中,直接或間接地完善財務風險管理係統,降低財務風險的發生率,減少企業損失,促進其健康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穎,吳暉.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與防範[J].河南科技:上半月,2011,4(9):171-172.
[2] 田月昕,伊基紅.從現金流量的角度識別與防範企業的財務風險[J].商業會計,2011,4(18):162-163.
[3] 金敏.企業財務風險的控製和防範分析[J].中國外資(上半月),2012,4(6):131-134.
[4] 李敏.關於企業如何加強應收賬款管理防範財務風險的若幹思考[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3,2(7):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