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中國企業一直沒有停止對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的探索,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步伐中,中國企業迫切需要的並不是管理理論,如何把科學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應用於實踐;如何在微觀層麵上設計出具有操作性、實用性的處理程序和方法;如何製定出適合本企業的科學的、具體的管理製度和執行標準。這三點顯得尤為重要。

毫無疑問,每個企業都希望做大做強,每個企業都希望自己的經營管理能夠平穩順利。但因為企業是由各類人員組成的組織,而人的複雜多樣性的價值取向和行為特質,要求企業必須營造出有利於企業理念和價值觀形成的製度和文化環境,並約束、規範、整合人的行為,“用製度管人”、“按製度辦事”,使其達成目的的一致性,有助於企業共同利益的實現。

同時,企業作為一種特殊的組織,不僅有著它相應的管理模式,而且相應的管理模式必須與相應的管理製度相配。按照一定的製度來管人和辦事,遵循一定的流程,執行一定的標準,不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減少和降低因人為的因素而造成的失誤。

如果企業沒有合理的執行體係和標準化的工作製度,沒有把日常管理中的每個細節通過製度的方式落實到實處,就會形成表麵化的管理,從而影響到組織效率,進而削弱企業的競爭力。

所以,“製度化”、“規範化”、“流程化”、“標準化”、“精細化”是現代企業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如果再深層次地挖掘的話,所有成功企業都會將以下五方麵理念根植於企業的經營管理之中。

一、製度是第一生產力

企業製度的安排對企業來說是起根本作用的,因為企業本身就是各種生產要素的組合體,企業對各生產要素的組合,實際上就是依靠企業製度組合起來的。也就是說,企業製度是對各種生產要素進行組合的核心紐帶和基礎。所以,毫不誇張地說,製度是企業的第一生產力!

二、製度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製度是企業長遠發展的運轉平台。成功的企業源自卓越的管理,而卓越的管理來自優越的製度。企業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企業製度的競爭。企業凝聚人才、引進人才、穩定人才,靠的就是先進的、合理的製度!

三、用法製代替人製是解決混亂的根本途徑

通過長期對企業一線管理的研究,我們發現眾多經營混亂、管理無序的企業都是因為無法可依或有法不依,而眾多成功企業大多都具備管理製度化、工作流程化的特點。所以,我國的大多數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要想做強做大,要想使企業經營管理平穩有序,建立完善的管理製度、用法製代替人製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所在!

四、執行標準化、精細化才能確保製度的效用

另外一個困擾眾多管理者的難題是,企業已經製定了完整的管理製度,但往往在執行和應用製度時,由於製度細則的不完善或執行不力,經常導致製度成為一紙空文。所以,要想使製度完全發揮其效用,與之匹配的執行細則和執行標準是不可或缺的。

五、簡單化、流程化是提高效率的捷徑

隨著電腦化管理的日益普及,近年來企業管理實踐中已大量采用係統的標準表格方式。標準化表格管理要求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直接參與填寫、核對和確認,因而會使管理更加有效率。另外,標準化的管理表格清晰、簡潔,所表達的內容一目了然,是企業管理中簡便高效的文件處理模式。

我們編寫《用製度管人,按製度辦事——企業規範化管理推行實務叢書》的初衷也在於此。本書正是站在企業管理者的角度,充分考慮企業管理的方方麵麵,聚焦在企業管理最為關鍵的環節,借鑒國際通用的管理製度和文案,詳細論述了企業管理中普遍涉及到的工作標準化、流程化、工具化,並提供了具體工作的相關理論知識、執行方法或流程、實用工具表格,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可在實踐的層麵上提高企業效率。

當然每個企業都有其自身的特點,所以對於我們提供的製度範本、流程、實用表格,讀者可以根據所在企業的具體情況適當修改或者重新設計,使之更適用於自己的企業。企業隨著技術的創新,產品的更新,製度也需要創新,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讀者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改進已經形成的製度,以期達到高效管理、高效工作的目的。

編者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