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研究意義
1.2.1.1 理論價值
創業管理是從一般管理及戰略管理中分離出來,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的一門學問,在越來越多的學者被吸引到這一獨特領域的研究中來的同時,對於創業管理與其他學科之間關係的認識產生了較大分歧。有學者認為創業管理沒有必要從其他學科比如戰略管理等分離出來,因為它隻是戰略管理的一個分支;也有學者認為創業管理與其他學科之間沒有直接關係,應該完全獨立於其他理論。前一種觀點否認了創業管理的合法地位,而後一種觀點則割裂了創業管理與其他學科之間的內在聯係。
本研究認為盡管創業管理目前的合法地位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但其成為一門相對獨立學科的趨勢是不容置疑的。創業管理與一般管理存在著密切的聯係。在動蕩、複雜的環境下,一個有價值的理論更多地體現在它的包容性,比如複雜理論吸收了多學科的理論成為解決當今複雜問題的有力工具,創業管理也是在解決複雜的企業管理問題,也應具有相同的特征。在創業管理的發展過程中,一方麵要吸收其他學科理論的精華來發展自身;另一方麵,也要與其他學科共同演進(co-evolution),才能形成一門為大多數人接受的科學。因此,本研究擬對創業管理與一般管理的相互關係,特別是創業管理與一般管理融合的趨勢、融合的形式、融合的動因,以及融合的組織基礎等主題進行研究,以圖對創業管理理論有所貢獻。
1.2.1.2 實踐意義
區分創業管理與一般管理之間的差異,有助於人們增強創業意識,樹立創業思維。麵對複雜多變的環境,傳統的管理思維、管理方式、管理方法等存在許多局限性。傳統管理範式過分強調效率,即在一定時間內生產更多的產品。這種管理範式形成至今已有一百年的曆史。為消除不必要的或重複的步驟以使工作效率最大化,減少懶惰和勞工冗員,泰勒強調對時間和動作進行研究。他認為最好的辦法,“實際上也是準確測時的幾乎唯一方法,是要把工作分成小的基本動作,而把各個基本動作所耗費的時間分別計算”。而企業管理者則將這看做是一個鞏固自身權力的機會,全盤吸收了泰勒的思想。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強調效率優於合作,數量優於質量,成本控製優於顧客服務。創業管理的本質和特征之一在於把握機會,在利用機會的過程中創造價值。這種價值不僅利於企業,而且首先為顧客帶來利益。
創業活動既要把握機會,又要講求效率。強調創業管理與一般管理的平衡與融合,既能保證組織穩定有序地發展,又能實現組織的飛躍和突變。事物的發展總是在間斷性平衡中實現,既有穩定發展階段,又有跳躍躍升過程。對於兩種不同的企業活動,就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在持續穩定的時期,強調秩序和控製,在組織突變和飛躍時期,則需要創新和自主。而實現兩者之間的平衡將成為一個組織事業成功的關鍵。
這一研究對中國企業有著特殊的意義。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企業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國有企業注重基礎管理,在規章製度、財經紀律、合同信用等管理方麵有堅實的基礎和積累,但對於如何實現創新創業以及如何管理創新和創業活動等方麵經驗不足,這成為它們繼續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而私營企業靠著創業家和員工的創業精神,企業獲得了飛速發展,但管理基礎相對薄弱,在成長的道路上常常遇到“管理障礙”。在這些企業中如何實現兩類管理活動的協調,實現兩類管理的平衡,是現實中企業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因此研究創業管理的範式,探討創業管理與一般管理的關係,特別是研究創業管理與一般管理的融合問題,對於指導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