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熊彼特豐富的企業家創新理論,為創業管理奠定了厚實的理論基礎。
1.2.2.2 複雜理論
複雜理論是一個龐雜且新近正在形成和發展的理論,它始於自然科學,並正為社會科學服務。羅瑉教授認為,協同論、耗散結構論、突變論、分維論、分形論、超循環論、混沌論和模糊論等是在非線性旗幟下開展的複雜性範式的各項研究。他將複雜組織的特性歸納為自組織性、自適應性、自相似性、自臨界狀態、動態性、不可預測性、突現性、新的生成、多層次性等九個方麵。
複雜理論已經開始被用來解釋變革現象,用來研究創業管理,以及形成組織理論的新範式。
1.2.2.3 企業生命周期理論
企業生命周期理論也是創業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在這一領域研究較有成就、被大家廣為接受的當屬伊查克·愛迪思(Ichak Adizes)的企業生命周期理論。他將企業的生命周期劃分為孕育期、嬰兒期、學步期、青春期、盛年期、下滑期、貴族期、撒冷城、官僚期和死亡期等十個階段,每一階段都是PAEI四種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PAEI的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執行、行政管理、創業精神和整合四方麵職能。其中E在企業生命周期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當創業精神(E)旺盛的時候,企業一般能保持較好的發展,而當E衰減直至消失,企業的生命也相應的衰敗,直到滅亡;但E也必須與其他各項職能配合和協調,才能保持企業的和諧發展。
1.2.2.4 基於資源的理論(Resource Based View)
潘羅斯(Edith Tilton Penrose)1959年的《企業成長理論》是西方經濟思想史上第一個強調企業內部的知識創造是企業成長源泉的經濟學家,同時她的研究是對管理者的選擇和行為的作用論述得最徹底的著作。她認為企業的資源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企業如何去運用這些資源;認為企業增長的源泉來源於企業內部的資源,內在成長是企業發展的根本。1980年代以後,資源基礎理論得到迅速發展,包括資源基礎理論本身、核心能力理論、企業動態能力理論、企業知識基礎理論等多個流派。Jay B。Barney等認為如果資源是有價值的、稀缺的、很難模仿、很難替代的,那麼它就能夠帶來穩定的競爭優勢。Sharon A。Alvarez和Barney還提倡用資源理論來解釋創業現象。認為通過研究創業與資源理論的交叉可以明確創業管理對戰略管理的影響。
1.2.2.5 間斷性平衡理論(Punctuated Equilibrium Theory)
與企業家的創新理論及複雜理論緊密相連,甚至可以作為其基礎的是“間斷平衡”理論,又被稱為“生物進化大爆炸”理論。即生物的進化並不像原先人們認為的那樣是一個緩慢的漸變積累過程,而是長期穩定(甚至不變)與短暫劇變交替的過程。“間斷平衡”理論指出,在物種的停滯時期,進化雖仍在發生,但僅僅是一種在生物種群內發生的微小進化,而新物種形成的進化則是一種跳躍式的、不連續的大進化,這種跳躍式的演變隻發生在少數生物個體上,這些少數個體一旦進化成功,便成為新物種的創始者。由於社會與技術環境不斷演變,企業自身成長需要不斷進行漸進變化和突破變革。因此,間斷平衡理論被用來解釋產品結構調整、事業組合改變,以至於管理邏輯改造更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