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創業導向與創業活動及創業管理範式(3 / 3)

他認為目前我們所麵臨的問題和挑戰,是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的過渡期所造成的。這種改變不是枝節性和程度性的,而是“範式轉變”。這兩種管理範式強調的重點不同。在管理上所要放棄的,就是“牛頓型管理”(或稱為工業社會的管理),而要建立的就是“量子型(Quantum)管理”(即信息社會的管理)。

在量子管理的新範式下,人們在不同的價值觀與認知結構的引導下,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人群關係、組織、甚至整個世界。具體來說,這種新的思維前提和方式包括:個人和組織間的關係主客體易位:個人為主而組織為從;知識替代職位而成為權力來源;價值創造來自持續的學習和創新,單純追求效率將會很快地使組織走上微利甚至無利的境地;組織變革要適應整合全球資源的需要而不是精細分工追求效率的需要;時間變為最昂貴的資源,成為決策和行為上必須把握的最重要因素。

3.1.3.2 低範式的創業管理

拜格雷夫於1989年第一次提出了創業管理的範式問題。作為一個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和工商管理博士學位(DBA)的“雙料博士”,對於創業研究他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創業管理作為所有最年輕的範式之一正在大量運用其他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但如果要將其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必須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方法和理論。創業管理從其他學科借用理論和方法有很大的風險性,有時甚至是不合適的。因為創業管理始於一個雜亂、不連續和非線性(通常屬特殊)的事件,因此不能用那些研究平滑的、連續的和線性的(通常是可重複)過程的成熟的方法來進行研究;作為一門科學,創業管理還處在幼年期。因此,如果強求使用成熟的、高級學科比如經濟學的方法來研究創業問題可能並不合適,因為經濟學使用複雜的數學技術來研究“精巧設計”的問題,而創業管理研究的核心問題是要使用適當的工具。

Carol F。Moore使用的關於創業過程的模型,得到了人們的一致認可,這是一個創業管理範式整體的一部分。這一模型包含的多種思想根植於企業學、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政治學。它綜合了來自基礎社會科學的理論概念和來自應用學科的實踐概念。這種來自完全不同學科的概念和方法導致了創業研究者的困惑。

拜格雷夫“給出了”將創業管理在科學“階層”的位置,並將其與其他學科的關係連接起來。與物理學相比較,他認為創業管理沒有什麼“大”理論基礎,發展時間也較短。真正開始研究也不過40年左右時間,而相對成熟的物理學卻有超過200年的曆史。

Murray B。Low和Ian C。MacMillan認為,作為一門學科要時常停下來,看看已經做過的事情,判定正確的方向和未來的挑戰。兩位學者在1988年對創業管理以往研究進行回顧和總結及對未來挑戰展望時,提出六個相互關聯的關鍵判定標準(specification decisions),即研究目的、理論視角、研究的焦點、分析層次、時間框架、方法論。Gartner采用了這一框架對Shane和Venkataraman2000年提出的創業管理的理論框架進行了分析。認為創業管理研究不能包容一切,與其建立一個全麵的綜合的創業管理理論,不如像Shane和Venkataraman2000年那樣做一些能夠實現的目標。

作為1974年就開始推動創業管理研究的Karl H。Vesper教授,在1997年美國小企業與創業學會(USASBE)第二屆年會的發言時感歎,到20世紀末創業管理這一事業並沒有完成。他認為創業管理未完事業體現在七大方麵:即合法性、目標、範式、內容、平衡、績效,以及獨立性等。對於創業管理範式,盡管像Arnold Cooper曾預言創業管理沒有什麼“大”的範式,但Vesper認為,即使“沒有大的範式”,至少也要有“小的範式”。

管理學會評論雜誌(AMJ)編輯在2005第4期上,對該刊發表的創業管理論文作了一個綜述和回顧。該刊自1963年開始至今,一共發表50篇與創業管理有關的論文,其中37篇是自1994年到目前的。而2000年以來發表的創業管理領域的文章比其他任何時期都多。文章認為這一事實應鼓舞研究者去進行創業研究的探索並在AMJ上發表成果。盡管如此,由於在基本的創業管理的概念和定義上缺乏統一的認識,所以創業研究領域仍然處於一個低範式的形成階段(Low Paradigmatic Development)。

創業管理需要自己的範式,但到目前為止還遠沒有形成。盡管已經發展了很多理論框架和模型,但由於認識還沒有統一,沒有一個被大家共同接受的創業管理的定義作指導。因此,離創業管理範式的形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因此,我們認為,在創業領域的研究中,既需要將創業活動與一般經營管理的活動區分開來,更加關注創業活動,研究創業活動的本質特征;同時,在創業領域關於創業導向、創業強度和創業管理等方麵,進行深入研究。創業管理由於涉及創業活動的整個過程,同時又與傳統的管理相聯係,所以結合一般管理來深入創業管理研究更有助於挖掘創業活動的本質和規律,同時指導企業的創業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