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河北村民“外逃”躲征地(1 / 1)

河北村民“外逃”躲征地

調查

1月4日起,河北省永年縣廣府鎮政府開始對所轄的呂堤、前當頭、永北等村的幾百畝土地進行征收。村民稱,近些天來,縣衛生局和教育局數百名工作人員進村,警車、救護車齊上陣。孩子的教育、親屬的公職,都成了要挾籌碼。很多村民被逼著簽了協議,拒簽的村民則四處“外逃”躲避。

記者來到呂堤村,向村民打探此事,村民們說,“來征地的人就是讓簽字,不簽字就抓人。”村民們向記者提供了名為“占地補償合同書”的協議——這是他們見到的唯一征地材料。上麵沒有說明合法征地的理由、征地用途,隻標明每年800斤小麥、800斤玉米的補償標準。村民們僅聽說這地是用來建學校和醫院的。

媒體曝光此事後,永年縣1月13日發出通報給予回應。根據通報,征地是為了建學校和醫院。“實施永年二中和二院的搬遷是群眾反映多年、亟待解決的問題。2013年12月31日,縣委九屆七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正式把二中和二院搬遷列入2014年重點推進的民生工程。”根據通報,短短一個星期,項目占地涉及的422戶,已有375戶簽訂占地協議,占總任務量的89%。

記者14日上午來到永年縣委,宣傳部負責人承認,征收的一些土地沒有得到審批,一些地還是農用地,而這次事件涉及的征地總麵積和沒有得到審批的征地麵積分別是多少,還說不清楚。

盡管根據通報,征地是為推進民生工程,但據記者調查,此事仍存在幾個焦點問題不能回避。

一、征地是否缺審批手續? 永年縣承認部分土地指標並未獲得審批。通報稱,二院搬遷在2011年取得了部分土地指標。為了加快推進工作,在現有部分土地指標基礎上,對其他土地,采取先土地流轉,待土地指標批複後,再進行征用的方式。對此,河北省國土廳耕地保護處副處長趙堅說,市縣沒有征地權限,征地必須報省政府或國務院審批,獲批後由當地政府實施征地。

二、“以租代征”是否違法? 永年縣委副書記張順橋說,那三個村嚴格意義來說不能算征地。我們跟群眾簽協議說這裏是要建醫院和學校,現在先占地,先流轉,等耕地指標到了以後,我們馬上按政策給農民補償到位。對此,趙堅說,本需要征的地,卻通過租來用,這就是違法的“以租代征”。而且,土地流轉必須保持土地農用,不能變成建設用地。

三、為何警車救護車齊上陣? 據呂堤村村民介紹,征地期間,村裏南北向的主路旁邊停了幾十輛警車和救護車。公安和衛生部門的人員入戶征地。

趙堅說,征地是政府行為,由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征地,不是征地給哪個部門哪個部門就參與。同時,國家明文嚴禁公安民警參與征地拆遷等非警務活動。

四、信息是否不對稱? 呂堤村村民說,他們並未看到相關告知合法征地手續,而隻是被強製按手印。趙堅說,總體來說,征地在群眾中要有三大程序:告知、聽證、確認。

據介紹,按照國家征地政策,征地過程中,原則上有一戶不同意,征地就得放緩。但實際操作中,似乎並非如此。

“失去土地,我們以後怎麼生活啊?”當地農民普遍有此擔憂。永年縣是蔬菜大縣,呂堤村村民主要栽種大蒜和芹菜。他們說,一畝地一年收一季芹菜和一季大蒜,能有2.5萬元收入。占地給的補償,一年還不到2000元。摘自《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