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瞿廣慈、向京:藝術的商業,商業的藝術(2)(3 / 3)

可我一直不喜歡投資這個概念,因為我們藝術家就是被投資的藝術。這個時代已經很少有人再去創造價值,更多人是拿著貨幣作為資本去博弈,很多人放棄了創造價值。所以,我拒絕上市,我一定要踏踏實實做事。但後來我發現有個問題:如果你拒絕投資這個東西,很可能意味著市場被別人去做。所以,資本或許也是朋友,要看你如何利用它。

向京:麵朝理想,春暖花開

與瞿廣慈相比,向京更像一個純粹的藝術家。她很支持瞿廣慈心中的那些瘋狂的想法。向京很明白,“稀奇”絕對不應該隻是兩個人自娛自樂的產物,那樣的話,還不如一門心思做藝術。

這個品牌是以我們的名字命名的,但是從想法到實施一步步基本都是廣慈的心血。而我因為從開始做這件事的時候,正好趕上一個很重要的個展,時間心思都在展覽上,而平時也很少介入這個品牌的事情,隻是在過程中慢慢地理解這個有意義的想法。

當然,我希望在未來的時間裏能為“稀奇”多做點什麼。廣慈當時剛跟我講要做這個品牌的時候,我覺得從概念上就特別有意思,首先它的定位不是藝術衍生品,而是做一個藝術禮物的品牌,這已經完全走出了藝術圈的體製概念。藝術圈太多人想做更多的藝術生意,但始終隻是在藝術這個小圈子裏玩。真正進入商業的渠道,從完整的形態上改變的品牌,好像還沒有什麼特別好的先例。

很多人會不太善意地說,現在廣慈他們在做一件很商業的事,但是在我心裏,如果說這僅僅是為了掙錢,可比單純做藝術家費勁多了。我們不是靠這事掙錢,而是想嚐試一個有意思的模式。我指的是,首先把這個“禮物”的概念做成功。

我在理論上理解並接受這件事情,也願意支持廣慈,但做到目前這個程度,連我都很驚訝於它成長的速度。別人有時候問我以後“稀奇”會做成什麼樣,我會毫不猶豫地說:“‘稀奇’必然成功。”

目前,我在藝術圈裏麵找不到一個像廣慈這樣如此投入、如此熱情,並且花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做這件事情的人,他是個藝術家同時又有商業的敏感。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他一定能做成,也願意無條件地去支持他做這件事。為了“稀奇”,我們不停地在招人,整個團隊也在慢慢成長。

即便以後我介入這件事情,我可能更多的隻能參與作品創意、製作等部分。我也是邊做邊琢磨,這應該是個和藝術創作截然不同的工作。藝術更超前,也就更小眾化,而設計更多的是與普通的受眾有交集,必須要從藝術創作的部分裏提取那些可以進入大眾文化的成分,轉換成“稀奇”禮物。對創作者,這樣的工作很好玩。

對我個人來說,還是很希望保障藝術創作,這是一條主線,也是基本的價值認同。我想,不管是對我還是對廣慈這一點都是一樣的。所以,要想把這兩部分都做好的話,先要認定一個主體價值。主體價值一定是藝術本身,商業一定是衍生出來的一個部分,未來它有可能越做越大,但是它也是在這個主體價值認定的前提下越做越大而已。

就目前來講,我們肯定是從自己的作品開始,從最熟悉的部分開始是一個很容易的選擇,也是最可控製的選擇。我希望完善禮物的概念,傳遞感情,鏈接人人,把品牌這個概念做起來,而不僅僅靠目前兩個藝術家的名字和作品為主體。這應該是我所想象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