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6 你是我的鹽(1 / 3)

chapter 6 你是我的鹽

1

汽車未達麗江,先到大理。

車子停在大理古城內一個地麵鋪著鵝卵石的廣場,我走下來隨便逛逛。

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風花雪月,所以這裏就有了大理段氏,癡情兒子段譽,多情老子段正淳。

許巍一定沒來過大理,才會把洱海當成了真正的海,以為上麵還有點點白帆。我大學裏有個西安兄弟,姓張名宇,綽號章魚,他曾大言不慚地說與許巍做過鄰居。我跟他說起這事,章魚立刻來了精神,說他曾就這句歌詞與許巍深刻探討過。

許巍遞給我一支煙,章魚說,然後,許巍承認,他確實沒去過大理。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是他半夜福至心靈,從床上爬起來,想當然地一揮而就的。

汽車在大理古城隻停留了短短十幾分鍾,吞吐了一些乘客,又啟動了。於是,我跟許巍一樣沒有見到大理的洱海,便重新上車,奔赴麗江。

2

麗江古城裏十月份的陽光,應該是地球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走在石板路上,這樣的陽光下,即使是我這樣一個心懷鬼胎的在逃犯,也願意用更加愉快的語氣來描繪此地。

不知道你們是如何想的,反正對於我而言,太過美好的東西,總會讓我心存畏懼。所以那一天下了汽車之後,我隻是在大研古城裏逛了一圈,就走出古城外,投宿在新城的一棟無甚特色的旅館裏。

麗江的夜晚似乎比昆明的還更為舒適,這樣的夜晚裏,我寧願站在旅館的窗口,眺望萬古樓的燈火,先用形而上的想象,而不是形而下的眼睛和腳步,來感受麗江的美好。

iPod裏播放的理所當然是那首《溫暖》,我愛麗江夜晚,熊熊的篝火,我們歌唱跳舞,快樂簡單。

3

我的空姐女友,伊莎貝,曾經多次跟我說過,要一起來麗江旅遊。卻由於我們的假期難以磨合,以及其他種種原因,一直沒能成行,看起來以後也不會有機會了。

我跟伊莎貝在選擇出遊交通工具上的分歧,也屬於眾多其他原因中的一種。自從與伊莎貝確定關係後,我的恐機症反而越演越烈,到了後來,我完全喪失了坐飛機的勇氣,每次出行都改乘火車。

伊莎貝抱怨,早知道你那麼窩囊,那時就不留電話號碼給你了。

我回應說,我的窩囊,你第一次見到我時,就知道了呀。

的確,在與伊莎貝的初次見麵中,我就是一個在頭等艙中手足無措、神情緊張的恐機症患者。

4

我三叔認為,應該借搭飛機的機會,多認識些成功人士,在開拓眼界、為公司培養潛在客戶之餘,或許還能有些意想不到的收獲。既然有人願意報銷我的頭等艙機票,我當然樂得坐得寬些,吃得好些,更重要的是,看空姐笑得多些。

而且,正如三叔所說,我的確有了些意外的收獲。

二○○五年秋天,由於三叔在上海籌備開一個分公司,所以我常打飛的,往返於上海與深圳之間,協助三叔的工作。那時候的我,恐機症還沒有那麼嚴重,隻是在飛機起落時會特別緊張,雙手死抓住座椅扶手,雙眼緊閉,或者神經質地一直睜開。

每班機的空乘人員都是相對固定的,所以我跟頭等艙裏的幾個空姐都混了個臉熟。但是跟伊莎貝真正意義上的交往,還是從一場劇烈氣流開始。

5

那是秋天的一個周末,從深圳機場起飛時,天氣晴朗,萬裏無雲,正因為如此,當飛機突然搖晃起來,機長的聲音從喇叭裏傳出,告訴各位乘客前方遇上強氣流,請係好安全帶時,我的心裏比平時更加恐懼起來。

飛機在氣流中顛簸,我閉上眼睛,感受那種完全無能為力的恐懼。這種恐懼對於我而言,並不是第一次,隻是這次來得更猛烈而已。好死不死的,這時候,我抑製不住地想起了上星期看的劇集《LOST》。我腦海中浮現出劇集裏的飛機如何斷成兩截,乘客如何驚慌失措,機艙內的物體又如何被強大的氣流席卷而去……

然後,我想起了那些被緊緊地綁在座椅上摔進海裏的遇難者,他們被打撈上來時臉上還帶著臨死前的驚恐。我一口氣卡在喉嚨裏,心髒似乎停止了跳動,大腦出現了短暫的缺氧……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再也承受不住了,歇斯底裏地大喊起來。

6

這時,我感覺到有人用手指肚,輕輕地舒展開我緊皺的眉頭,就像小時候半夜做噩夢,媽媽對我做的那樣。

然後,一個讓人非常信服的聲音,仿佛從雲的更高處傳來,我聽見那個聲音說:

先生,請您不要緊張,氣流已經過去了。

我睜開眼睛,站在我麵前的是那位長得有幾分像赤名莉香的空姐,我記得她名字叫伊莎貝。此時,她正天使般溫柔地對我微笑。

既然空姐能解下安全帶,走到我身邊來,說明氣流是真的過去了。我心頭大窘,趕忙跟伊莎貝道謝,又跟艙內的乘客與其他空姐道歉,因為這個時候,他們都帶著好笑的表情看著我。

下機的時候,我一臉誠懇地問伊莎貝,介不介意留給我電話號碼,改天請她吃飯表示謝意。伊莎貝接過我的簽字筆,在我手心寫下了一個十一位的數字。從那天起,我開始了追求伊莎貝的漫長征途。

關係確定以後,我曾問過伊莎貝,如果那時我坐的是經濟艙,她是否會如此溫柔地照顧我,是否會給我留下電話號碼?

對於這個問題,伊莎貝反問道:如果那天照顧你的是莎莉(她的空姐同事中,長得比較失禮的一個,快三十了還沒有固定的男朋友),你會問她電話號碼嗎?

會嗎?我不禁問自己。

7

既然伊莎貝沒來,那麼我要連她的那份也一起遊玩,加倍地享受麗江的風情。第二天走出旅館時,我這樣對自己說。

從我所住的旅館往古城裏走,是一條下坡路,路的兩邊都是納西風情的建築,有居家,有賣東西的,也有開旅館的。路本來就窄,兩旁還晾著一些剛染好的蠟染布,於是我走得小心翼翼的。

從這條路一下來,便踏上了古城鋪滿石頭的街麵。

左手邊順著水渠的方向,是一排商鋪。這其中,有賣各種戶外用品的,有賣所謂藏銀飾品其實就是白銅的,更多的則在賣印著納西象形文字的衣服。店主既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

走過橫架在渠上的短短石橋,便到了古城的四方街。這裏有家銀行,招牌是四個大大的竹篩,上書什麼銀行四個紅色大字,頗有些入鄉隨俗的意思。我在銀行旁邊的一家食店內,享用了古城裏的第一頓早餐,麗江粑粑,卻比我想象中的難吃多了。

8

大研古城是這麼一個地方,她沒有非看不可的景點,但隨便一個地方,都可以讓你駐足看上十分鍾而不生厭。頹壁上的牆頭草,曬太陽的貓,曬太陽的納西族老人,在彌漫於古城的慵懶氣氛中,都可成為一景。

在這種溫柔地照亮一切褶皺,卻又知根知底,不會揭露你內心陰暗的陽光底下 —— 即便是正在觀看這些景色的你,在其他遊客的眼裏,或許也足以入畫。

麗江的飲食也不得不提。那些黃豆麵、炸竹蟲、麗江粑粑、東巴烤魚之類,盛名之下其實難符,都是一些虛名,就好像天上的浮雲。真正好吃的東西,總是隱藏在旮旯裏。站在大石橋上,背對著四方街,右手邊有間叫順水樓的餐館,裏麵的東西未必說是多正宗的麗江口味,但是非常的好吃。

最初到麗江的幾天裏,我總是坐在順水樓臨窗的位置,一邊吃飯一邊望著樓下緩緩流動的渠水。麗江是個讓人心裏寧靜的地方,雖然來到此地之後,沒有一絲老衲的線索,但是我心中一點也不焦急。

有時候我甚至想,或許,老衲讓我速來麗江,隻是要讓我享受這種塵埃落定的安寧。

9

麗江就像是一碗美酒,我害怕醉倒,所以不敢端起來就牛飲,而是先小酌兩口以試探。在大研古城斟酌了幾天,確保自己不會被麗江的醇厚所擊倒之後,我從新城的旅館搬出,住到了古城邊緣的一個青年客棧。

這個客棧,就座落在從新城往古城走的下坡上。她是一個全木結構的房子,寧靜久遠,在陽光下非常安然,一走進去,仿佛有許多往事撲麵而來。

客棧依山而建,鑲嵌在山坡上,從下坡路上一進客棧的大門,便是二樓。低處的樓下有個小院落,水泥地上擺著一張乒乓球台。

坐在客棧的走廊上,可以眺望不遠處的萬古樓,更遠處的玉龍雪山,還有腳下大研古城所有的房頂。一個女老外正坐在走廊的椅子上,伏案寫著些什麼筆記。一對情侶在此處卿卿我我,嘴角眉梢都滲著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