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品牌延伸,該出手時就出手(1 / 3)

有人稱,品牌延伸就像當年成吉思汗橫掃歐亞大陸一樣,席卷了整個廣告和營銷界。品牌延伸在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十分盛行並取得了很大成就。

世界食品業巨子法國達能公司,其餅幹產品在中國市場原來采用的牌子是“LU”和“金納”,但後來全部改用“達能”,目前,達能旗下的餅幹、牛奶、酸奶、奶粉等產品全部使用“達能”品牌,每種產品都創造了銷售佳績,企業總體效益也明顯上升。

以雀巢咖啡成名的雀巢品牌,已延伸到礦泉水、餅幹、奶粉、巧克力、冰激淩、冰棒等多種產品上,每種產品都賣得不錯,雀巢品牌的價值也得到有力提升。

達能、雀巢這樣的商業巨子不可謂財力不雄厚,品牌管理經驗不豐富,然而,麵對推廣新品牌高風險、高成本的巨大壓力,還是采取了品牌延伸的戰略,並成功地用一個母品牌帶動了多種相關產品。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盡管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但品牌延伸還是被廣泛應用,特別是在電器行業,“一牌多品”的模式非常盛行。比如,飛利浦、西門子、日立、三星、LG、惠爾浦、索尼、鬆下等國際品牌都是一個品牌延伸涵蓋幾十種甚至上百種產品。

就連寶潔這個執行多品牌戰略的企業也不是絕對不搞品牌延伸的,寶潔旗下的玉蘭油從護膚品延伸到沐浴液,舒膚佳也從香皂延伸到沐浴露。

目前,中國本土企業普遍發展曆史短,規模不大,財力不夠雄厚,品牌延伸更應該是本土企業選擇的低成本擴張的捷徑。品牌延伸的風險固然是有的,但隻要遵循品牌延伸的法則,操作得當,就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限度,獲得企業整體效益的增長。

另外,中國市場目前的現狀也決定了品牌延伸還存在著很多機會。

一、中國市場中許多行業還缺少強勢品牌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高度成熟,已處於重量級的競爭狀態,各個行業的細分市場都存在著強勢品牌,這些強勢品牌成為細分市場的霸主,就像碳酸飲料市場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膠卷市場的柯達,複印機市場的施樂,等等。這些霸主雄踞於市場之中,對任何想進入該市場的後來者都會亮出自己的“殺手鐧”,使品牌延伸者幾乎無立身之地。比如,20世紀60年代末,IBM做電腦賺了大錢,通用電氣非常眼紅,大舉進入電腦領域,最後慘敗而歸。

然而,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市場還遠不夠成熟,與發達國家相比,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屬於輕量級的。許多行業群龍無首,還未出現霸主品牌,同時又不斷有新的市場機會出現,這就為企業品牌延伸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二、中國市場容量巨大,需求多元化我國13億人口的巨大的市場為品牌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我國幅員遼闊,區域間的文化差異很大,市場需求豐富多樣,市場上即使有幾個霸主品牌,也不可能觸及所有的城鄉市場,這就為品牌的發展提供了生長的土壤。

比如,奇強洗衣粉就是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首選了寶潔、聯合利華等跨國公司忽視的農村市場而發展起來的。

三、中國市場秩序不夠完善,呼喚有信譽的品牌湧現中國市場還是一個發展中市場,市場秩序不夠完善,低劣商品充斥市場,比如超標食品、有毒大米、有害建材等屢屢曝光。知名的大品牌往往能得到消費者的信賴,也是消費者購物時放心的選擇。所以說,目前中國市場呼喚大批有信譽的品牌湧現。

中國目前的市場環境決定了品牌延伸還存在著很多機會,理性品牌延伸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相對於歐美等發達國家而言,品牌延伸更容易獲得成功。

然而,目前理論界的許多專家、學者對品牌過度延伸持批評觀點。其實,這種批評觀點大都受裏斯和屈特的定位理論的影響,然而定位理論主要是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市場實踐中總結形成的,運用到中國一定要結合中國市場目前的實際情況。每推出一種新產品就導人一個新品牌,使品牌成為某一產品、類別的代名詞固然是品牌的最高境界,然而這是以巨額投入為前提的,我國大多數企業目前並不具備這樣的實力,而且,巨額投入打造一個新品牌也麵臨著巨大的風險。

娃哈哈原本是一個兒童品牌,其品牌形象是童趣、可愛。1995年,娃哈哈推出純淨水,品牌形象改為青春、時尚,目標消費群體也從兒童改為成人,娃哈哈的品牌核心價值幾乎推倒重來。娃哈哈推出純淨水受到了眾多的非議,很多人認為此舉非但不能利用娃哈哈的品牌影響力,還會稀釋品牌價值,甚至使娃哈哈禍及自身。

然而,宗慶後考慮到娃哈哈當時的財力以及創造新品牌的巨額投入(估計每年要在1億~2億元),毅然地堅持了品牌延伸之路。娃哈哈純淨水的推出,非但沒有使娃哈哈倒下,反而帶給娃哈哈可喜的業績。而且,娃哈哈借助於純淨水的成功,確立了自己全國性強勢飲料品牌的地位。應該說,宗慶後在當時的背景下毅然走品牌延伸之路,推出娃哈哈純淨水是務實的明智之舉。

在中國市場,一些企業開始嚐試走多品牌路線結果敗走麥城,最終還是轉向走品牌延伸之路。上海福樂食品公司曾采用多品牌戰略,運動飲料用嘔啦牌子,乳飲料用全仕,冰激淩用聖麥樂,冷凍食品用天點,結果四麵出擊,兵力分散,最終沒有一個品牌獲得成功。

台資企業頂新集團過去也曾采用多品牌戰略,頂新旗下的軟飲料曾采用康蓮品牌,然而,盡管頂新集團資金雄厚,經驗豐富,最終也沒能把康蓮品牌打響,頂新集團最終還是采取了“一牌多品”策略,用康師傅一個品牌延伸覆蓋了旗下所有食品飲料產品,包括方便麵、純淨水、茶飲料、果汁、八寶粥、餅幹、香米餅等。頂新集團也因此發展壯大成擁有300多億元資產的國際化企業集團。

品牌延伸是事關企業成敗的戰略大事,所以企業既應該謹慎行事,避免品牌延伸的風險,又應該抓住機遇,該出手時就出手,促進企業整體效益的提升。

案例解析娃哈哈品牌延伸之路的反思娃哈哈的成功很富於傳奇色彩。1987年,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帶領兩名退休教師,以14萬元借款起家,開始了漫漫的創業之路。

娃哈哈公司前身是杭州市上城區校辦企業的經銷部,創業之初宗慶後靠兩口大鍋、三個罐子生產娃哈哈口服液,1990年憑借“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的廣告詞,使娃哈哈一舉成名。

1991年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娃哈哈公司兼並了杭州罐頭食品廠,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並延伸推出了多種產品。1991年娃哈哈成功推出了果奶;1995年,娃哈哈以“我的眼裏隻有你”的廣告進軍純淨水行業,並獲成功;

1998年娃哈哈非常可樂上市;2001年娃哈哈進軍茶飲料……

目前娃哈哈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食品飲料企業,旗下擁有純淨水、乳飲料、碳酸飲料、罐頭食品、醫藥保健品等六大類三十多種產品,其中純淨水、乳飲料、八寶粥罐頭多年來銷量一直位居全國第一,娃哈哈連續多年成為中國飲料行業的營業規模和利稅的雙料冠軍,被譽為“中國飲料之王”。

娃哈哈的成長之路,就是一條品牌不斷延伸,產品不斷擴展之路,分析娃哈哈品牌延伸的得與失,也帶給我們許多啟示。

推出果奶,成功之舉

娃哈哈兒童營養液由於切中了兒童市場的空白點,並在強力廣告的推廣下,其銷售額直線上升,1990年銷量突破億元,1991年更是增長到四個億,娃哈哈迅速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兒童營養液品牌。

1992年,娃哈哈又推出針對兒童消。費市場的第二個產品——果奶,從營養液向果奶的延伸是娃哈哈品牌延伸的第一步,也是成功的一步。

娃哈哈兒童營養液的產品訴求是“給小孩子開胃”的“營養飲品”,而娃哈哈果奶目標消費群體仍聚焦於兒童,更突出“有營養”和“好味道”,與兒童營養液基本處於一類訴求點,這次品牌延伸不存在和原來品牌利益的衝突,是穩健成功的。甚至宗慶後事後都不把它看做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延伸,“而更應該說是產品線的擴張”。

在當時的市場上,雖然已有不少其他同類競爭品牌,但娃哈哈憑借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以及兩年來積累的銷售渠道和生產能力,使果奶迅速突入市場,一度占據果奶市場的半壁江山。

娃哈哈果奶的推出,拓展了娃哈哈品牌的經營空間,也更增強了娃哈哈品牌的價值及影響力,所以說,娃哈哈推出果奶,邁出了成功的一步。

突入純淨水,品牌變臉

娃哈哈經過營養液和果奶的發展和積累,實力逐漸雄厚,擴張欲望也日益強烈,1995年,娃哈哈決定沿用“娃哈哈”品牌生產純淨水,突入成人飲料市場。

娃哈哈原本是一個兒童品牌,其目標消費群體是兒童,品牌形象也是童趣、可愛,娃哈哈推出純淨水可以說是娃哈哈品牌的一次“變臉”,娃哈哈純淨水“我的眼裏隻有你”、“愛你等於愛自己”等廣告展示了其青春、活力、時尚的品牌形象,目標消費群體也改為成人,一個兒童品牌如何能打動成人的心,娃哈哈麵臨很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