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事件營銷的魅力(3 / 3)

據了解,創維“西部健康光明行”活動,扶助、捐助、救治1000名白內障失明兒童重見光明,改變了1000個兒童和他們家庭的不幸命運。2005年4月,創維又斥巨資1000萬元,捐獻給光彩教育事業,用於光彩學校的建設和教學。2007年,創維集團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實施了“創維農村新影院工程”,所到之處,一片歡聲笑語,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張學斌表示,“急農民之所急,送農民之所需,是創維農村品牌推廣活動的主要出發點”。據悉,2008年創維將繼續給農村群眾送去電影、愛心和產品,2008年“創維新農村影院工程”將加大推廣力度,計劃在20個省開展活動,電影放映次數初步定為5000場。

巨大的社會影響和由此催生的驚人的銷售業績,使“創維一華帝新農村影院工程”入選2007年度“中國十大營銷事件”。將文化下鄉公益活動和營銷戰略進行了完美結合,創新了家電行業營銷模式,也為創維、華帝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讚譽。同時,創維、華帝首創聯合營銷新模式,相互借勢,共創雙贏,成功實現了1+1>2.

案例解析事件營銷“神六”、“神五”為何冰火兩重天提起“事件營銷”這個詞,人們馬上會想到蒙牛借勢“神五”一飛衝天的經典案例。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成功發射與回收,實現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想”,蒙牛正是借助“蒙牛:中國航天員的專用牛奶”的事件營銷,使品牌價值得到全麵提升,這次事件營銷後來被評為當年度“中國廣告業十大新聞”之一。

兩年後的幾乎同一時間,“神六”又成功發射並著陸了,借勢“神六”,中國企業界又掀起了事件營銷的高潮,眾多企業不惜巨資一窩蜂地搭乘“神六”快車。然而,從“神五”到“神六”,中國載人航天飛行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觀看“神六”發射電視直播的人數更是超過5億,但是“神六”、“神五”的事件營銷效果卻是冰火兩重天。除了蒙牛繼承了“神五”事件營銷的精髓外,其他眾多讚助企業大都表現平平。

同樣是借勢我國載人航天飛船的事件營銷,為何效果卻迥然不同呢?

品牌內涵缺乏與“神六”的關聯性事件營銷必須堅持關聯性原則,品牌內涵與事件關聯度越高,則越能讓消費者把對事件的熱情轉移給品牌,企業也越能從事件營銷中受益。否則會給人以生拉硬拽的感覺,印象難以深刻。

蒙牛為什麼能夠借勢成功呢?關鍵就在於它的品牌內涵與“神五”事件高度關聯。想想看,十幾億人口挑出來的航天員,身體素質絕對過硬,你也想和航天員身體一樣棒嗎?那麼就請喝蒙牛“航天員專用奶”吧,這種聯係貼切、自然,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蒙牛牛奶健康、營養的印象。

另外,長城潤滑油、飛亞達表、農夫山泉也成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讚助商”,這些產品品牌同“神六”也還有一定關聯性,對消費者還具有一定號召力。比如“神六”飛船九成以上潤滑用油都是長城潤滑油,長城潤滑油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研製生產航天潤滑產品的國家。

然而,中國人壽同“神六”有什麼聯係呢?中國人壽讚助100萬元並免費給航天員提供保額高達4億元的保險,但能把“神六”成功返航歸功於中國人壽的“保險”嗎?這種聯係確實有些牽強附會。

科龍前不久遭遇重大危機,此次在“神六”營銷大戰中擊敗海爾成為家電行業唯一一家讚助商,希望由此走出困境,科龍旗下的空調、冰箱、冷櫃和洗衣機等產品成為“中國航天專用產品”。但同樣的問題,科龍產品與航天的關聯性在哪裏?

另外還有乾隆禦酒、茶葉、保健品、運動鞋等產品,也很難讓消費者同航天產生自然的聯想,因此這些企業也很難借勢“神六”事件提升自身品牌形象。

“第二次”減弱事件的轟動效應在品牌傳播學上,“第一”是關鍵要素。實踐告訴我們,人們總是對“第一”印象深刻,而對“第二”、“第三”就少有人關注了。

“神五”作為中國載人飛船第一次升上太空,在我國航天事業的曆史上具有裏程碑的意義,自然是萬眾矚目的焦點。“神六”雖然比“神五”在技術上有重大突破,但畢竟是第二次,事件懸念少了,人們關注的熱情降低了,事件的轟動效應也減弱了。同樣是航天員,大家都深刻地記著“神五”的第一位航天英雄楊利偉,而對“神六”的兩位航天員,可能很多人都記不清楚他們的全名。

蒙牛借勢“神五”創造了營銷神話,引來眾多企業紛紛效仿,然而時過境遷,“神五”的經典已無法複製,“神六”事件營銷的效果與“神五”相比,已不可等量齊觀。

跟“瘋”營銷導致效果遞減事件營銷的一個關鍵點,就是企業對事件的獨占性,換句話說就是做別人沒做過的事,利用事件的新聞轟動效應,吸引公眾矚目。

當年“神五”升空時,還是個新事物,讚助的企業較少,蒙牛搶先發力,自然飲得“頭啖湯”。

然而此次“神六”升空,眾多企業一窩蜂爭搭這班“順風車”,讚助商猛然間翻了一倍多,不僅數量達到了13家,產品也從飲用水、牛奶橫跨到空調、養生酒、茶葉、運動鞋等,中國航天基金會所收到的讚助費已經超過3000萬元。其他沒有成為讚助商的企業,也通過其他方式充分利用“神六”升空的時機,海爾向航天員捐贈了生活用電器,康佳則為中國航天員中心捐贈了高清數字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等。

眾企業跟“瘋”營銷,爭食“神六”盛宴,你是合作夥伴,我也是;你贈送產品,我也不甘示弱,群雄紮堆的眾聲喧嘩,對消費者的心理衝擊力自然大大降低,“神六”事件營銷的效果也隨之遞減。“神五”、“神六”兩次事件,大家記住了讚助的蒙牛品牌,其他眾多品牌又有多少消費者能真正留在心間呢?

至於普通祝賀“神六”飛天的賀電廣告,更是湮沒於眾,不能給人留下任何影響,賀客盈門的情況下,送禮物必須獨具特色才能印象深刻。

忽略事件後的品牌整合營銷事件營銷產生的轟動效應畢竟是短暫的,如何在事件後通過各種信息不斷提醒消費者,並把公眾的注意力轉化為實際購買力甚至是對品牌知名度、美譽度的提升,這就需要企業做好事件後的品牌整合營銷。

“神六”事件後,企業要想保持品牌的長期影響,就需要通過後續市場的促銷、廣告等品牌整合營銷手段,將相關品牌信息不斷灌輸、提醒消費者,潛移默化地培養消費者對品牌的偏好及忠誠度。

當年蒙牛借“神五”書寫營銷神話,其到位的整合營銷傳播也功不可沒。“神五”剛著陸後,蒙牛就在中央電視台密集投放廣告,並配合報紙、網絡廣告、路牌海報等各種媒體,讓“蒙牛:中國航天員的專用牛奶”在極短時間內傳遍全國。同時,蒙牛的銷售渠道也積極跟進,印有“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標誌的產品、宇航人物模型等立即出現在全國各大賣場。

相反,當年斥資1000萬元讚助“神五”的農夫山泉,沒有及時抓住事件契機進行跟進的品牌整合營銷行動,到“神六”時,還有多少人知道農夫山泉是中國航天員唯一飲用水品牌?

令人遺憾的是,“神六”事件後,大多讚助品牌後續的整合營銷傳播做得也不到位,與“神六”相關聯的廣告宣傳、產品包裝、新聞傳播、活動促銷少之又少,傳播上的乏力和營銷措施的遲緩,無疑讓這些品牌白白流失了趁熱打鐵的最好機會。

“神六”營銷大戰的硝煙已經散去,未來參與航天事業讚助的品牌還會更多,企業如何能夠“草船借箭”,成為事件營銷的真正贏家,“神五”、“神六”帶給我們許多啟示。

案例解析劍南春:《大唐華章》演繹品牌文化2002年8月起,劍南春的大手筆“劍南春之夜——時尚詩樂舞《大唐華章》巡演活動”縱橫大江南北20座城市,演出60餘場,覆蓋現場觀眾近百萬人。《大唐華章》氣勢磅礴地展示了盛唐時期的生活畫卷以及劍南春酒深厚久遠的文化內涵,在中國酒行業引起了很大轟動,成為文化營銷的一大“亮點”。

劍南春:“大唐文化”的使者自古以來,酒與文化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古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今有“奧運福·金六福”。

酒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承載,文化賦予酒品牌價值,一種酒的品牌價值遠遠不止於它的物質層麵,而更在於它所蘊涵的文化內涵。

身為“唐時宮廷酒”,劍南春身上則深刻著“大唐文化”的烙印。

眾所周知,貴州茅台、宜賓五糧液和綿竹劍南春堪稱中國三大白酒品牌,其中劍南春的品牌文化底蘊可謂最為深厚久遠。

關於劍南春發源的民間傳說頗為傳奇而豐富,盛唐時期便有關於劍南春的確鑿文獻記載。唐代武德年間,當時的中書舍人李肇在《唐國史補》中記載了聞名全國的十三種美酒:“酒則有……滎陽之土窖春……劍南之燒春。”唐時綿竹隸屬於劍南道,“燒”是指“燒酒”,“春”則是指人飲酒後發熱的感覺,可見“劍南之燒春”指的就是綿竹出產的美酒。唐大曆十四年,《德宗本紀》記載了“劍南燒春”被定為皇室專享的貢酒,劍南春作為“唐時宮廷酒”有了可靠的文獻依據。據說,唐代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曾在綿竹“解貂贖酒”,痛飲美酒,留下了“解貂贖酒,價重洛陽”的典故流傳至今。

千年綿延的“唐時宮廷酒”賦予劍南春深厚的“大唐文化”內涵。

唐朝是中國曆史上最輝煌的時期,文治武功,國力強盛,百姓富足,文化燦爛,“大唐盛世”已成為中華五千年史燦爛文明的象征符號,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光榮和自豪。承載著“大唐文化”的劍南春以傳世美酒憑古喻今,使人們建立起了盛唐和當今盛世之間的聯想,成為“中華盛世”的文化符號,寄托著人們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美好願望。

多少年來,“唐時宮廷酒,今日劍南春”廣為流傳,深入人心。

《大唐華章》飲醉大江南北“唐時宮廷酒”,這是劍南春通行市場的一張名片,也是劍南春參與競爭的一件法寶。

進入21世紀,白酒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劍南春雖然貴為國優,卻一直奉行著“最好的酒,不高的價”的策略,所以盡管銷量與茅台、五糧液不相上下,而銷售收入卻與之相距甚遠。如何提升劍南春的品牌價值?如何最大限度地扭轉這一局麵呢?

經過縝密考慮,劍南春集團決策層決定,通過開展文化活動發掘劍南春的文化底蘊,推動劍南春的品牌重塑工程。於是,“劍南春之夜——時尚詩樂舞《大唐華章》巡演活動”應運而生。

《大唐華章》由魏明倫、何開四、趙季平、陳維亞等藝苑高手聯袂主創,全劇共分成《盛世風情》、《唐人雅韻》、《萬方樂奏》三大樂章,它融合了唐舞、唐樂、唐詩等藝術形式,采用了國內一流的舞台、音樂、服裝、燈光設計,運用現代藝術表現手法,展現了“大唐盛世”的輝煌畫麵,借唐人詠詩、鼓樂、起舞、飲酒等活動烘托了劍南春的品牌價值。《大唐華章》不僅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而且還融入了流行、時尚的現代元素,可謂氣勢磅礴,場麵恢弘,盛況空前,堪稱近年來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

《大唐華章》於2002年8月在北京保利劇院首演大獲成功後,縱橫大江南北,在上海、天津、廣州、重慶、成都、南京、杭州等近20座城市,巡演60餘場,覆蓋現場觀眾近百萬人。同時,《大唐華章》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等海內外百餘家媒體進行了上千篇的報道宣傳,輻射受眾達6億人以上。目前《大唐華章》已被定為四川省重點文化項目,將保留下來長期演出。

《大唐華章》大大提升了劍南春的品牌影響力及品牌價值,劍南春的銷售業績一路上升,2003年,銷售收入比上年度增長了30%以上,在新浪網組織的“中國十大名酒”評選活動中,劍南春與茅台、五糧液再次入選前三名。

另外,劍南春通過《大唐華章》活動,將“唐時宮廷酒,今日劍南春”這一品牌內涵提升到“唐時宮廷酒,盛世劍南春”這一全新的高度,“今日”豐口“盛世”雖然隻是兩字之差,但意義卻相距甚遠。

劍南春的《大唐華章》可謂文化營銷的經典之作,在白酒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它給企業帶來許多啟示。

首先,一個酒品牌的價值遠遠不止於它的物質層麵,而更在於它所蘊涵的文化內涵。在產品日益同質化的今天,企業越來越難以在產品的品質、價格、渠道等方麵製造差異,無論哪種白酒,如果除去包裝,其口味無非都是喝著辣,喝多暈。雖然白酒之間因為釀造工藝、香型、年份等因素會導致口感有所差異,但這絕不是大多數消費者選擇某種白酒的根本原因所在。酒文化正好賦予酒品牌獨特的內涵和個性,成為消費者寄托情感的載體,形成品牌自身的競爭優勢。其實那些強勢的酒品牌無不蘊涵著生動的文化內涵,比如茅台的“國酒”文化、水井坊的“老窖文化”、金六福的“福文化”……

如果一個酒品牌成為某種文化的象征符號而深入人心時,它的影響力和銷售力是驚人的,消費者會形成對品牌的信賴和忠誠,品牌也會贏得長期的成功營銷和利潤。

綜觀我國眾多白酒品牌,它們不乏過硬的質量、優秀的團隊,但品牌文化內涵模糊,有的雖有一定的文化內涵,但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沒有積澱成自身的品牌價值,這樣的現狀導致許多二線白酒品牌隻能打價格戰,品牌溢價值不高,產品利潤空間不大。

劍南春通過《大唐華章》大打文化牌,使人們感受到了劍南春深厚的文化底蘊,獲得很大的成功,值得其他企業借鑒。

其次,當今時代信息高度膨脹,公眾注意力下降,媒體廣告收費居高不下。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單純依靠廣告手段很難低成本提升品牌影響力,而事件營銷則通過“借勢”、“造勢”手段,讓企業順利搭上品牌傳播的廉價便車,為企業節約大量的宣傳成本。

劍南春的《大唐華章》其實也是一次文化事件營銷,它以有限的投入,吸引了上億人矚目,使銷售收入提高了30%以上,這是同樣投入的廣告所遠遠不能及的。

《大唐華章》已經成為劍南春發展史中的精彩一頁,希望劍南春在未來的占古牌建設道路上奏出更輝煌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