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野蠻模仿——溫州人的起家方式和你不一樣(1)(3 / 3)

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俄羅斯發生一次查扣事件,溫州鞋卷入其中。溫州人損失大約3億元人民幣,個別企業損失達千萬元以上。2003年冬,20多家溫州鞋企的鞋類產品在意大利羅馬被焚燒。2004年1月8日,尼日利亞政府發布“禁止進口商品名單”,溫州鞋名列其中。2004年2月12日,俄羅斯內務部出動大量警力查抄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場華商貨物,包括溫州鞋商在內的中國商人,此次損失約3000萬美元。2004年9月17日,西班牙埃爾切當地居民襲擊中國溫州鞋商倉庫,火燒溫州鞋商倉庫和貨物,直接損失約有800萬元人民幣。

在2001年,溫州外銷鞋產量就猛增了40%,已經逼近總產量的30%,溫州鞋廠在國內很少進行削價競爭,但在國外市場,價格戰已經打得昏天黑地。這樣,低價鞋給貿易保護主義者以口實,使得國外反傾銷成為我國鞋類出口的重大障礙。但是,溫州製造還沒有世界知名品牌,這是中國鞋在國際競爭中遇到的最大困難。而沒有品牌,導致西班牙的排斥行動也必然出現。

康奈集團的創始人鄭秀康至今難忘上世紀90年代初一個商場經理對他說:“不是你的鞋不好,是你的出身不好。”當時上海的廠家、商家到溫州來考察,稱讚溫州很多鞋產品質量比他們好,但是要在上海搞銷售,隻有打上海的牌子才能順順當當地賣出去。這件事刺痛了鄭秀康:“我考慮最多的就是如何讓溫州的品牌重新響起來。我也認識到絕不能隻走借牌銷售的路子,要重新塑造溫州製造的品牌。”於是,鄭秀康設計了“康奈”昂首挺胸的人頭像商標。鄭秀康至今對“康奈”兩字依然很得意:“康奈的名稱很有寓意,‘健康發展、其奈我何’,我們溫州商人隻要好好做生意,別人對我們也就無可奈何了。”鄭康秀隻是在溫州商人中的一個代表。他們所經曆的艱辛、曲折與坎坷,令人感慨、回味。

正是這種深刻的品牌覺醒意識的引導下。康奈集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康奈集團獲得了國內首批獲得“中國真皮鞋王”稱號,並順利地與英國的全球性鞋類認證機構SATRA正式簽訂合作協議,在SATRA指導和幫助下,康奈將投資1000萬元在國內建立一個符合SATRA認證的世界級鞋類設計研發中心。

現在溫州製造在經受了重重考驗之後,又重新站立了起來。現在的溫州製鞋業已經具備了強大的實力,尤其是溫州製造能力已經與世界先進水平接近,並且已經有一些企業邁出了在國際市場上創牌的腳步。就拿康奈集團來說,如今康奈在國外建立了80多個品牌專賣店;溫州製鞋業的另一個大企業奧康集團則借船出海,通過GEOX在全球的50多家代理,在世界各地單獨建立奧康專賣店,從而把品牌輸出國外。如果說抵製溫州產品的事件驚醒了溫州商人的質量意識,那麼今天西班牙的火災則喚醒了廣大溫州人的品牌意識。

用品牌開拓國際市場,是溫州人在經曆了海外市場的千錘百煉之後從“西天”取得的真經。也是入世三周年之際,溫州人在經受了種種商海巨變之後得到的門票。

4痛定思痛,品牌意識覺醒

在屢遭重創之後的溫州製造,以嶄新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麵前,溫州人沒有被困難嚇到,而是痛定思痛,認真反思自己,進行了大力的改革,加強了自己的品牌意識。溫州製造的品牌意識的樹立,還有另外一個誘因。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商品流通領域擴大,越來越多的國內都市將集合更多的國際品牌,因而品牌的競爭就是我國企業所必須應對的最為激烈的競爭。無論是在國內市場還是在國際市場,溫州商人的品牌戰略正是在這一清醒認識下率先實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