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絕境求生——溫州人做的和你不一樣(1)(3 / 3)

20世紀80年代初的溫州,低壓電器假冒偽劣成風。南存輝沒有忘記父親經常講給他聽的一句話:“即使蜈蚣有千隻腳,每次也隻能走好一步路,做事要踏踏實實。”

當柳市鎮上一些沒有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忙於與政府打“遊擊戰”時,南存輝卻決定不惜血本,邀請上海人民電器廠的工程師王中江來求精開關廠。當王中江來到求精開關廠時,他大吃一驚,在他眼裏,求精開關廠甚至連一個家庭作坊都比不上,這裏連最基本的工作模具和試驗機床都沒有。但是在南存輝的真誠邀請之下,王中江被打動了。隨後,王中江提出,質量是關鍵,品牌是保障。要想搞好質量就得建立一個測試實驗室,建立試驗室的費用估計需要30萬元。頓時這兩位老板傻了眼。為了此事,兩位老板第一次出現了分歧,但最後兩人還是同意了建立測試實驗室。

“求精開關廠”創辦之日,正是柳市“假冒偽劣”盛行之時。柳市電器通過當地“十萬供銷大軍”走南闖北,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這片千百年來隻種莊稼的土地,一下子變成了“聞名”全國的低壓電器生產基地。沒有技術標準,沒有專業工藝,沒有貨真價實的原材料,大批的“電器”隻是外形相似,質量可想而知。更有甚者,一些“聰明人”還大膽“創新”,於出了用銅觸點代替銀觸點,用鐵片代替雙金屬片的缺德事。“柳市電器”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也拉開了事故悲劇的序幕。各地電力工程事故頻頻,造成嚴重的生命和財產損失。柳市成為假冒偽劣的代名詞,成為世人譴責的罪惡之源。

可以想見,在當時越是作假越掙大錢的氛圍裏,一個企業要想“逆風而行”,把住質量關,把最好的產品奉獻給用戶,是很孤立的,甚至要冒著被打擊報複的危險。但南存輝“一意孤行”,任憑別人賺錢賺得發瘋,他始終堅持用一種理性的方式來進行財富的積累。他說:“我們要把眼光看遠一點,造假製劣現在看上去能掙一點錢,但那隻是暫時的,假的東西終究是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國家是不會容許這種現象長期存在下去的。總有一天,假冒偽劣產品是會被大家所拋棄的。為了企業的將來,我們一定要把好質量這一關。質量是一個企業的生命,我把它看得比我的生命還重要!”

果如南存輝所料,幾年以後柳市低壓電器生產由於質量問題跌入低穀,許多本地企業紛紛倒閉,昔日車水馬龍的街道一下子變得冷冷清清。然而,南存輝和胡成中見縫插針,接過這些客戶,推出自己的優質產品,那些年,有關部門曾對柳市低壓電器市場進行了3次拉網式的清理整頓,“求精”開關廠每次都因質量過硬而輕鬆過關。優質產品贏得了信譽,占領了市場,也使南存輝和“求精”完成了最初的資金積累。

由於“求精”開關廠以質量出名,市政府也想樹立這方麵的典型,所以也給了南存輝大力的支持。當整個柳市電器遭到巨大危機時,“求精”開關廠子卻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會。

★另起爐灶建正泰,拿起菜刀革自己的命

90年代初,中央、省、市三級政府進駐柳市鎮打擊假冒偽劣,很快發現在充斥著劣質產品的柳市鎮電器市場竟然還有一家企業擁有自己的產品測試實驗室。這樣的企業還不扶持?借助這次機會,“求精”開關廠迅速成為電器生產的一線企業。到了1999年,“求精”開關廠已經發展為固定資產200萬元、年生產值1030萬元的電器生產行業的領跑者。

有人說,民營企業難過但必須過的3關就是分銀餉、排座次、輪榮辱。在有了知名度之後的“求精”開關廠也麵臨著同樣的問題。於是南存輝和胡成中想出了“廠長輪流做”的辦法,直到1990年,“求精”開關廠分為兩個車間,總資產200萬元左右,產值做到1000多萬元,雙方也各有親戚、朋友進入管理層,南存輝與胡成中在一些經營決策問題上開始有了一些爭議。隨著企業的發展,南存輝和胡成中這兩位珠聯璧合的同學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加深,共患難的歲月度過了,但是同富貴的日子卻難以維持。於是二人就分家了。

但一起創業的6年不但為兩人積累了財富,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明白了今後應當怎樣做,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後來的南存輝成為了柳市低壓電器之王,而後來的胡成中卻成了柳市多元化發展最成功的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