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農業轉型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2 / 2)

三、我國農業轉型發展中實現有效金融支持的對策

(一)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經濟政策上的扶持

基於農村經濟自身所存在的弱質性,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經濟政策上的扶持,從而在有效解決農村信貸難這一問題的基礎上,實現農業經濟與金融行業的協調發展。這就要求做到以下三點:第一,建立政策激勵機製,設置相應的金融支農風險基金,以政策上的優勢調動金融行業扶持農業經濟發展的積極性,進而推進金融行業業務創新的進程,以滿足農業經濟發展的要求。第二,政府要針對金融行業支農服務製定相應的政策,如支農貸款滿足一定量的要求時,降低其稅收等,從而推進商業銀行在農業經濟領域的深入發展。第三,建立完善的風險補償與分散機製,針對金融機構對農業經濟的放貸給予相應的利差補以及相應損失的彌補,並鼓勵地方擔保公司積極的參與到農業擔保中,從而提升農業貸款的信用。

(二)構建完善的農業金融組織體係

第一,政府部門要根據以農業產業結構為基礎,對相應的金融政策範疇進行科學的劃分,從而將政策性金融服務落實。第二,實現商業銀行管理上的創新與完善,以科學且合理的激勵約束機製來實現商業銀行農村金融服務產品的開發,進而實現其功能上的多元化。第三,作為農業金融支持主體力量的農村信息社,要改革其傳統的經營體製,提升自身在農業金融服務上的能力,並動員中小金融機構積極的參與到農業金融扶持服務中,以更好的實現資本市場與農業經濟的有效連接。

(三)構建規範化農業組織體係

構建規範化農業組織體係的本質在於實現金融業與農業的有機融合。第一,建立農村動產與不動產相應的抵押登記製度,從而將農村資本融入到金融機構中;第二,建立完善的政策性擔保機構,從而實現民間政策性商業擔保公司的規模化建立,從而在進一步實現對農村擔保體係強化的基礎上,有效解決當前農業信貸難這一問題。第三,加大監管力度。在有序開展相應的農村金融信貸等業務時,要加大對其的監管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對農業擔保抵押評估機構業務的監管,進而淨化農業金融的發展環境。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國農業轉型發展過程中需要金融給予支持,而要想實現有效的金融支持,就需要政府部門給予政策性的扶持,以實現農業資金的多渠道融合,並要針對農業金融機構製定相應的激勵約束機製,以調動金融機構參與到支農業務中。與此同時,要構建規範化農業組織體係,加大監管力度,以確保在有效解決“三農”問題的基礎上,實現金融對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支持,並全麵推進我國農業轉型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鄧恩.現代農業經濟轉型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述評[J].現代經濟信息,2012,11(08)::3-34

[2]孫大慶,李翠霞.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對策探[N].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09,1(03):144-145

[3]鄭秀峰.中國農村產業發展的金融結構再造思考[N].雲南財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8(16):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