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浙江省的區域發展模式探究(2 / 2)

首先,經濟“新常態”發展的一切都要建立在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道路上。近年來,浙江配套打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組合拳是浙江積極適應新常態最好的突破。隨著浙江進入新常態,人民群眾對環境要素的要求越來越高,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發展到了這個階段,速度的放緩有了一定的容忍度,但還要盡快迎合人民群眾的滿意度。

其次,對於民營企業比重大、中小企業數量多的浙江而言,扶持中小民營企業創新對加快浙江經濟轉型升級尤為重要。第一,以產業發展規劃為導向引領中小民企創新。第二,以高新區建設為依托引吸中小民企創新集聚。第三,搭平台促轉化降低中小民企創新成本。中小型民營企業在抵抗風險方麵先天不足,政府需重點做好科技平台搭建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最後,要重視人力資本培育,發揮人力資源的高增值性,建立健全培訓製度,降低員工流動可能性。

再次,當前浙江經濟正處於“三期疊加”之際,經濟增長麵臨巨大下行壓力時,經濟未來“穩增長”,還需依靠新型城鎮化。但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用意和主旨,並不是“保增長”如此單一,要真正落實以人為本,提升人口質量,奠定合理的人口結構和布局。

最後,浙江要實現新舊動力轉換,除了宏觀的規劃,更需要在微觀上提高大中小企業的創新意識,培育一批具有不斷的內生創新能力的大中小企業,實現未來的發展。

位於杭州市的阿裏巴巴集團改變了金融機構對互聯網的看法,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發展互聯網金融市場迫在眉睫。第一,要發展壯大新興互聯網金融主體,規範網絡融資平台建設,創新大數據金融產品,加快互聯網金融門戶差異化競爭;第二,需加快現有金融機構網絡化延伸,大力發展網絡直銷銀行,規範發展P2P等新興網絡融資機構,鼓勵多類型金融組織開展互聯網業務;第三,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監管體係,加強準入、運行和退出管理相結合;最後,應優化提升互聯網金融發展環境,推進互聯網金融園區建設,集聚資源促進產業融合。

參考文獻:

[1]吳曉波.浙江邁向新常態的創新驅動瓶頸與戰略突破[J].浙江經濟.2014(20)

[2]周丹. 關於做好“十三五”規劃工作的思考[J].浙江經濟.2014(16)

[3]《浙江經濟》年度報告研究課題組.全麵認識浙江經濟新增長態勢[J].浙江經濟.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