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2 / 2)

(二)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網絡建設

國有資產管理並不是簡單的倉庫管理及日常維護,想要切實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就必須建立一整套完備的、適應行政事業單位自身需要的網絡化管理體係。首先,在國有資產購置階段,為了避免部門之間的盲目攀比和重複建設,必須針對資產購置進行市場分析、需求分析以及單位財務狀況分析,隻有科學合理的購置申請才可以通過審批。其次,在購置環節,要推行國有資產購置招投標製度,在過去我們往往按照一般采購程序進行國有資產購置,在此過程中就容易出現采購人員與供應商暗箱操作的弊端,從而讓資產購置成本虛高,甚至所購置的資產缺乏基本的性能與使用功能保障,這樣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資金,同時也嚴重影響單位的建設與發展,因此必須推行招投標製度。再次,在資產購置之後的中途運輸環節,由於許多人為或者非人為的原因,可能會造成資產運輸過程中的被破壞和損失,這種損失往往隻能單位自己來承擔,從而造成了成本太高、性價比降低。所以,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的再次發生,應該樹立保險意識,為處於中途運輸環節的資產購買運輸保險,有效轉嫁單位自己的經濟風險。在入庫管理環節,要推行管理人員、運輸人員、經辦人員的三方會簽製度,有效落實階段性責任,避免三不管的問題發生。在具體使用過程中也要根據國有資產的不同用途進行一對一的檔案跟蹤管理,實時追蹤資產使用情況,及時發現管理漏洞,雖然亡羊補牢也不失以一種管理辦法,但是將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則更是治本的管理意識。再次,在國有資產維護、保養工作當中,不僅要設置專人專崗進行及時養護,更要推行維修管理問責製度,將責任落實到資產使用人和維修人員,從而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自律性,確保資產的健康運轉。在資產報廢回收環節也要加強複查工作力度,避免不法人員的中飽私囊。

(三)加強管理手段信息化

信息化是現代管理工作的有效推手,對於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來說更為重要。國有資產管理並不是簡單的記賬出賬以及數量管理這麼簡單,而國有資產的使用也滲透到了單位各項運作和方方麵麵,在其他部門工作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同時,國有資產管理如果不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僅無法有效履行管理職能,甚至還會給日常管理工作造成阻礙。信息化手段加強首先要全麵升級現有的硬件設備,加強硬件設備的管理和養護。同時還要根據單位運作特點進行管理軟件的購置與應用。當前市麵上的財務管理軟件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成品軟件,成本軟件能夠適應普通的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其優點是兼容性強、上手快且價格相對便宜。第二類是定製軟件,優點是能夠按照客戶需求最大限度滿足特殊的管理需要,但也存在著兼容性較低、需要更多操作培訓以及價格較高等問題。行政事業單位不同於普通的生產經營性企業,加之其國有資產具有的眾多特點,筆者認為應該選擇定製軟件更為合適,同時也要加強財務管理人員及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人員在軟件使用方麵的技能水平,從而確保管理軟件能夠發揮出自己應有的功效。

參考文獻:

[1]周小川.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J].會計之友.2014.12

[2]尚寧.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重要性分析[J].會計師.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