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如何做好生產企業的增收節支工作(1 / 2)

淺談如何做好生產企業的增收節支工作

投資理財

作者:賈豔男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市場經濟也獲得了蓬勃發展,為生產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時,原材料價格的提升及生產技術和設備的落後也使企業麵臨著更大的生存挑戰。本文從企業增收節支工作出發,為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出幾點建議,以期幫助生產企業擺脫困境,實現持續發展。

關鍵詞:生產企業 增收節支 對策

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生產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也更加複雜化。經營管理不善和經營成本的增加使企業麵臨虧損的窘境。因此,做好企業的增收節支工作,是企業實現創收的有效途徑,既有利於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又能有效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經濟保障。

二、做好生產企業的增收節支工作的措施

(一)加強成本控製,降低經營成本

在材料的使用上,生產企業應多采用差別化材料,減少或放棄使用傳統原料,不但可以有效提高生產效率,縮短工期,還可以節約能源,減少浪費和汙染。同時,應致力於對多樣化原材料的研究,開發新原料,以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有效改善材料成本壓力。在設備使用上,企業應適當增加投資,加速生產設備的更新,投資使用高效先進的新設備,改善工藝基礎,最終使產品的競爭力和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有效提高。在人工成本的控製方麵,企業應製定統一的薪酬執行標準,改變傳統的自上而下的考核標準,采用雙向考核。在節能減排方麵,企業要注意隨時關注設備的損耗和維修情況,如果設備工作狀態差,對電力的消耗會更大,還有可能會對零件造成損壞,因此在設備狀態不好時應及時進行修理。同時做好對日常工作的巡檢,保障設備的利用效率,降低設備的電量消耗。

(二)優化信用政策,加強應收賬款管理

在進行應收賬款管理時,企業應根據市場行情,決定企業的信用政策,而不能單純靠減少賒銷和收緊信用政策來減少企業的壞賬損失,否則隻會對企業銷售業績的增長和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造成影響,也不利於剩餘存貨的流通。企業要對市場行情進行充分的考察,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合理製定信用政策,保障資金的順利周轉,減少企業的資金風險。另外,根據不同的客戶,采用不同的收賬政策,同時,對客戶進行信用調查和信用評級,對信用良好的客戶可以適當放寬收賬政策,要在一定程度上允許壞賬的存在,便於企業對潛力客戶的吸引及發展,促進企業銷售業務的發展。

(三)製定科學的投資政策,提高投資收益水平

科學合理的投資能為企業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應該根據企業的資產情況和生產情況適當增加投資。在進行投資前,應根據企業的經濟發展情況決定是否進行投資,如決定投資,必須做好預算管理,根據企業經營狀況和資產狀況分配投資資金,在充分考察投資項目的基礎上決定投資方向,把投資風險降低到可控範圍內。同時,定期對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和使用效率進行分析,及時處理閑置固定資產,減少重複投資,避免資源浪費,對生產中缺少的設備要增加投資力度,保障生產的順利進行。

(四)優化資金結構,控製企業財務風險

企業在控製財務風險方麵,可以從優化債務結構和優化資金結構兩方麵入手。從優化債務結構方麵來說,企業應合理控製長期債務與短期債務間的比例,如果企業的短期債務比例高,企業就會麵臨短期還債的巨大壓力,同時還要承擔巨大的債務風險,此時應注意適當提高長期債務的比例,合理減輕短期還債的壓力;反之,如果企業的長期債務比例高,則會增加企業的利息成本,並限製了企業投資的靈活性,此時就需要對企業短息債務的比例進行提高,保障企業的資金運轉。從優化資金結構來說,應適當降低企業負債率,從而降低財務風險。

(五)合理規避稅負,有效提升資金效益

合理避稅指的是企業在遵守法律條例的情況下,使企業經營活動、財務活動均達到國家稅法的指定條件,進而實現減輕企業稅收壓力的目的。通常情況下,企業可以下述方法對稅負進行合理的規避:一是企業盈利與否,都需進行納稅申報;二是企業需按國家稅務機關指定的稅務評價管理方法,自覺自主地對本企業做納稅評估,發現問題並及時予以處理,以便更好地配合稅務機關進行納稅評估;三是若企業在銀行的可用存款無法實現當月工資的支付,或者工資支付完成後無法進行稅款繳納,出現上述情況可向相關部門進行延遲繳稅的申請,延遲繳稅時需注意:可動用存款不包含公積金及專項用途的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