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融資產品創新及其風險研究
投資理財
作者:張晚冰 李義倫
摘要:自我國加入WTO以來,國民經濟飛速增長,進出口貿易發展迅速,為我國提供了廣闊的國際貿易融資市場。近年來,隨著進出口額增長與貿易方式的不斷變化,傳統的融資方式已經不能適應進出口貿易的需要,因此亟需在理論與實務方麵對融資產品進行全麵研究,提出科學可行的解決方案,這樣才可以有效的拓展貿易融資業務,進一步創新融資產品。
關鍵詞:國際貿易 融資產品 創新 風險研究
1、課題名稱:高職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規範建設及特色改革的研究
課題編號:2013-071
課題來源:廣東省高職財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
2、課題名稱:高職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規範建設及特色改革的研究
課題編號:201401173
課題來源: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
目前已有多家外資銀行入駐我國,中國的金融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加之國家規定在中國注冊的外資銀行可以開放全部的人民幣業務,境內銀行與外資銀行的待遇已處於同一起跑線。國內銀行與外資銀行存在很多差距,如若不能實質性的進行金融創新,國內銀行將不可避免的處於劣勢,因此我國應不斷完善規劃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合理認清融資風險,做到真正有力的推動貿易融資的創新發展。
一、國際貿易融資產品創新的重要性
創新國際貿易融資產品首先可以幫助銀行獲取利潤、搶占市場。調查發現,一國的貿易融資規模占據該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30%,但實際發生額並未真正達標,市場的空白為各大銀行帶來了發展機遇,銀行可以通過提貨擔保、進口融資、出口押彙等產品為各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獲取高額利潤。其次還可以促進國際貿易增長,貿易融資可以調整國家的進出口結構,調節國際收支平衡,工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外貿金融的支持,通過創新完善融資產品,銀行可以根據企業自身特點為其選擇最佳的融資產品,促進企業發展更多的對外業務。最後可以加快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步伐,隨著貿易規模、數量、範圍的不斷擴大,企業在發展對外貿易的同時也應注重海外投資,這也意味著企業將要麵臨很大的金融風險。因此需要不斷創新融資產品,通過專業化的金融服務降低貿易風險,促進企業不斷邁向國際市場。
二、國際貿易融資產品創新
(一)創新內容
國際貿易融資產品的創新既表現在方式上也表現在組織形式上,一方麵是融資方式的創新,我國國際貿易融資發展較為緩慢,創新方式相較其他國家而言也較為落後,其中福費庭是其中最為主要的創新方式,這是一種中期無追索權的出口貿易融資方式,它可以將延期支付變為現金交易,有效解決了業務處理中的資金占用問題。另一方麵是組織形式創新,其中最為主要的便是結構性貿易融資,它可以由利益出發分散項目的總體風險,同時還可以滿足不同項目的具體要求,具有很強的出口導向性,適用於非常規、高風險的貿易業務。
(二)創新特點
首先是融資方式更加靈活豐富,國際貿易融資在結合資本市場特點的基礎上,不斷的豐富與更新貿易融資的做法與內容,使其顯示了蓬勃的生命力。其次是借鑒借鑒證券市場經驗進行管理 ,銀行主動管理所持有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定期決定持有或出售證券,同時根據市場基準衡量國際貿易融資表現,通過市場基準衡量市場價格,為貸款提供了客觀的衡量標準。最後是與國際貿易結算手段緊密結合,利用貿易結算工具以此獲利融資,例如利用可轉讓信用證將權利與義務轉讓給第二收益人,以此賺取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