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創新趨勢
國際貿易融資產品的創新主要包括觀念更新、技術創新以及服務模式創新等,首先是觀念更新,銀行的融資不再僅局限於存貨等實體物資,而是致力於協助客戶降低整個供應鏈成本,實現價值的最大化。其次是技術創新,融資產品為客戶提供了訂單管理員功能並利用影像技術實現文字與數字化環境的轉換,保證客戶可以在線獲得單據信息。最後是服務模式的創新,它加強了與客戶之間的合作關係,保證客戶可以實時跟蹤單據處理狀態,及時溝通各項業務的進展情況。
三、國際貿易融資產品的風險
(一)彙率風險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主要是圍繞國際間的業務活動開展的,因此一定會受到因彙率變動所造成的影響,銀行若不能及時重視這些影響,就會使這些因素慢慢滲透到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中,產生彙率風險。彙率的變動存在著很多不可預知性,如若銀行涉及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風險將會大大提升,因此銀行應盡力縮短融資期限,最大程度的避免彙率風險的影響。
(二)銀行內部操作風險
銀行若缺失完善的內部管理控製體係則會相應的促成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的產生,首先是銀行不能係統完善的審查相關貸款人的信息,無法科學預測其貸款資格。例如,目前很多外貿公司在銀行開立多個戶頭,銀行很難對其經營狀況作出明確判斷,甚至一些不符合融資規定的客戶通過各種手段欺詐銀行貸款,造成財政損失。其次是銀行缺乏有效可行的信貸監控體係,不能更好的監控貿易融資的相關貸款情況。最後是銀行缺乏完善的風險保障機製,企業一旦經營不善破產,銀行將不可避免的承受一定的財務風險。例如一些貸款擔保人並不具備擔保資格缺乏擔保能力,企業破產後不能承擔相應的擔保責任。
(三)信用風險
國際貿易融資中,如果當事人不能按照事先的協議履行合約,那麼其中一方必然無法完成預定的交易項目,企業必然會承受一定風險。目前我國的很多進出口企業經營狀況並不樂觀,經營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外來債務,一旦銀行不能明確其財務狀況,就會很難獲得融資的相關款項,致使銀行無法追償行使債權,使我國商業銀行麵臨巨大的財務風險。甚至有些客戶長期占有商業銀行的短期融資資金,嚴重影響了銀行資金的安全性與流動性。
(四)政治風險
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中的政治風險主要指的是由於貿易合作國的政府不履行責任,對我國國際貿易造成的不利影響。如果該國政府機構變更頻繁、對外經濟關係並不強大,那麼銀行應慎重對待與其的貿易合作業務,避免因該國政治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除此之外,還應考慮國內的環境因素,重點考察該國的財富分配率與社會失業率等可能會影響該國政治局麵的經濟因素,同時關注人口密度、人口增長率等可能會影響社會穩定的非經濟因素。
四、國際貿易融資創新的風險控製措施
(一)建立風險防範
首先應先選擇誠信客戶,貨款能否順利收回重要取決於直接融資人,銀行進行國際融資時應一方麵應考慮融資對象的誠信記錄,國際貿易本身環節較多、時空跨度較大如何識別選擇客戶是進行國際貿易融資的一大難題,稍有不慎,就會卷入貿易糾紛之中,甚至上當受騙,經濟蒙受損失。同時,銀行簽訂合同前應進行大量的市場調研,把握整個市場的金融走向,避免出現剛發貨市場價格就下跌的局麵。另一方麵華英嚴格落實擔保人的擔保資格。能作為擔保人的必須是有清償債款能力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因此銀行必須嚴格審查擔保人的財務狀況,預測其擔保能力,國家機關、學校、醫院等公益性事業單位不得作為擔保人,提供擔保時應注意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