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機械製造企業要建立健全風險的預警體係
機械製造企業要樹立正確的風險意識,對企業風險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體係。企業的大多數風險是暴露在業務流程中的,通過業務流程梳理與改造可以解決,這時的風險管理解決方案則落實到內部控製上。正確的識別風險、評估風險,然後分析風險發生的具體原因,做出正確的風險報告,企業通過風險報告製訂並執行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把風險給企業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企業製定有針對性的內控製度,梳理企業中比較重要的業務流程,明確各個流程中的關鍵控製點,然後根據這些控製點來製定內控措施。
(三)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體係
有效的信息溝通能夠讓機械製造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及時的掌握企業的經營狀況與外界的環境變化情況,能夠有效的避免企業因為內部與外部的信息不對稱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它對企業的內部控製製度能夠快速實施也是十分有利的,同時它還能夠提高企業的控製效率。想要建立一個健全完善的內部信息溝通體係,企業必須要全方位的構建溝通渠道,不僅是上級和下級進行溝通,還要有相同級別的人員之間的溝通,還要有最高級領導與最底層員工的溝通,各個部門與外界供應商和銷售商的溝通。隻有這樣,企業才能夠及時的掌握企業的各個方麵的最新信息,才能快速的針對具體問題,做出有效的解決發案。
(四)優化機械製造企業的內部組織結構
機械製造企業在設置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時,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製定明確的崗位責任,企業中的任何環節出現問題,直接責任到人,企業製度都規定好了的處理方案,有責任的部門就算想推脫責任也都無話可說,這樣也不會造成各個部門之間的衝突。與此同時,機械製造企業還要加強對各個部門之間的監督機製的建設,讓企業各個部門之間互相督促,不能僅僅依靠某個有特殊地位的人或權威來協調。企業在設置崗位時,要注意那些互不相容的崗位必須由不同的人負責,不能為了節省開支,精簡人員,把那些互不相容的崗位由同一個人負責,這不但造成了企業的組織結構不科學,也很有可能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
(五)強化對企業內部控製的監督管理
企業想要很好的實行內部控製,必須要建立健全監督管理體係,建立健全的內部控製監督機構。在機械製造企業要規範監事會的具體職能,監事會作為企業的一種內部審計機構,能夠促使管理者有效的使用其監督職責。與此同時,機械製造企業還要建立獨立於企業管理機構的內部審計機構,這個機構受董事會的直接領導。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它的具體職能並不是單一的,它想要發揮其自身的職能作用,必須深入到企業的整個經營活動中來,深入企業的每個組織部門,從整體上了解企業的具體情況,與各個部門密切合作,隻有這樣,企業的監管機構才能真正的發揮出來。另一方麵,企業還要不斷的加強對審計工作人員職業素質的培養,讓每個內部的審計工作人員都擁有很強的專業知識,不但要對財務知識和審計業務要熟悉,對於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經濟法律知識也要了解,同時要加強和別人的溝通交流。企業在實施特殊的審計項目之前,可以聘請專業人士講解這個領域的一些相關知識,一旦在審計中遇到問題,必須隨時和專家溝通,避免因為缺乏業務知識影響審計結論。
參考文獻:
[1]李隱煜,劉飛.《企業內部控製基本規範》對內部控製信息披露的影響分析———以汽車及配件製造業為例[J].現代商業,2010(06)
[2]張玉蓮.淺談中小企業內部控製的缺陷及策略[J].當代經濟,2011(05)
[3]王金龍.貨幣資金審計風險關鍵控製點分析[J].財會通訊,201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