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料管理方法存在缺陷
物料管理是企業庫存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供應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影響著企業整個生產計劃與控製活動。歸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幾方麵:無法對采購原料的品種進行分類管理。在現有的庫存管理製度上,更關注的是企業物資出入庫的管理。安全庫存預警機製不完善。目前,在采購的過程中沒有根據不同的物料建立安全預警機製,容易造成缺貨從而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盤點管理不嚴,對盤點出現的盈虧原因不做分析,使得盤點這項工作流於形式。
(四)庫存管理考核機製不健全
目前企業績效考評人為因素太多,未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員工的晉升與提抜也未能體現出績效的相關性。分析原因如下:
指標不具體,不能有效的指導行為。考核標準人為性較大,被考核人員對自己具體被考核的項目不清楚,對自己被期望做什麼一無所知。
缺乏員工的參與度。在考核評估打分方麵,人為性較大,對於分數之間不能準確的界定,在實施過程中隻能主觀的評估,根據不同的考核項目主管打分為標準,經常是根據被考核者的感覺與印象打分,易看表麵,使得考核打分失效。同時主管打分的標準,缺乏員工的自我評估,使得考評工作流於形式,影響了一部分員工的積極性。
考核僅是對員工的個人表現進行評價,缺少將個人業績與部門及企業整體績效考核的協同性。
考評結果的運用單一,缺乏激勵性。
四、庫存管理的優化方案
企業供應鏈管理模式是解決庫存管理現狀的有效途徑,這就要求企業從供應鏈的整體思想出發,進行企業庫存管理方案的優化。通過實施正確的庫存管理方法,降低企業平均資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貨及資產的周轉速度,最終提高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以解決企業庫存成本高、周轉率低、呆滯品庫存高等現象。首先根據企業庫存管理的目標,庫存管理方案的優化主要從采購流程、供應商的管理、物料管理、整個供應鏈的績效考核標準等方麵進行。在采購流程方麵,明確了供應鏈環境下采購模式的特點,通過製定采購戰略目標,在對物料細分的情況下,製定企業的采購模式,完善采購渠道與采購職能部門的劃分來規範采購流程,增強采購流程的執行力。通過對采購流程的優化,解決了企業采購流程執行力不夠的問題。
其次在對企業供應商管理方麵,設計供應商的評價與選擇方式,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與控製,與供應商建立雙贏的合作機製。在供應鏈的管理思想指導下,逐步健全供應商的構建與評價體係,通過對供應商進行分類管理與供應商建立相應的合作關係,並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從而降低企業的運營總成本。
再次在對企業庫存物料管理方麵,首先建立物料清單,運用ABC分類法進行物料管理,使庫存結構合理化的同時,降低管理成本。然後再根據不同類別的物料設計不同的管理方式,以解決庫存成本高的現象同時對部分物料設置安全庫存量以防止因缺貨造成的生產中斷。通過對庫存材料的管理,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最後在對企業庫存管理績效考核方麵,建立績效考核體係,細化考核指標,並靈活運用考核結果,采取激勵措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以提高整個供應鏈的考核協同性。
五、結束語
製造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在日趨激勵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製造企業麵臨著庫存積壓嚴重,庫存資產周轉速度低等問題。因此,企業要想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就不得不改變企業現有的管理模式,傳統的庫存管理模式已不適應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要求,缺乏上、下遊企業整體化的理念。如何提高整體供應鏈的效率已成為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周雲.采購成本控製與供應商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雷荊耀.建立激勵機製全麵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J].研究與探討,2010
[3]郭向陽.供應鏈一體化下的戰略采供關係研究[N].深圳信息學院學報,2009
[4]陳漢東,馬傳軍.供應鏈環境下的戰略供應商關係[J].財會月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