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勞資糾紛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
投資理財
作者:孫文紅
摘要: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企業勞資糾紛問題日益嚴重,拖欠員工工資及業主跑路現象時有發生,對社會和諧穩定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企業勞資糾紛問題產生的原因,然後重點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企業 勞資糾紛 問題原因 解決途徑
我國民營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從無到有,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但民營企業內極易發生勞資糾紛問題,部分企業違法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尤為嚴重,甚至威脅員工的生命及財產安全,進而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尤其,我國社會處於轉型時期,勞資糾紛問題直接影響了社會穩定,製約了企業進一步發展。因此,正確處理企業勞資糾紛問題具有重要實踐意義。
一、企業勞資糾紛問題產生原因
從當前來看,我國企業勞資糾紛數量日益增加、糾紛類型逐步規定、集中於規模較小的民營企業、處理難度較大等。產生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方麵:
(一)法律法規不健全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企業在各項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得到快速發展。但並無健全的法律法規體係相適應,多數部門中缺乏針對企業規範的法律法規。尤其是民營企業的勞資關係法律法規,即使有,大多是照搬國有企業的勞資法律來處理勞資問題。畢竟,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在性質上有所不同,且民營企業的問題更加嚴重、複雜、牽涉麵廣,使得企業勞動糾紛在處理上並未達到較好的時效。
(二)企業主的認識不足
從當前勞動力市場來看,勞動供應遠遠大於需求,且勞動力素質及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由於勞動力在雇傭關係上處於弱勢地位,使得企業員工無法對抗不合理的勞動關係。而企業主為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盡可能的減少勞動成本,使較少的勞動力創造更多的勞動價值。還有部分企業通過減少員工正常的社會保障支出、拖欠工資、延長上班時間、體罰打罵等方法,來減少企業支出;甚至某些企業讓勞動者在有毒、高溫及粉塵的環境下工作,進而導致工傷死亡時間頻頻發生,威脅勞動者的生命安全。
(三)勞資關係製度不完善
盡管我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總結經驗,製定相關勞資關係製度,但是並未製定與企業相適應的製度體係,使得企業並未建立勞資雙方自治勞資關係體製。盡管我國也建立了相應的工會製,但也存在較多的問題,並未充分發揮出工會的作用。正是以上製度的缺失,使得我國企業勞資關係日益緊張,出現嚴重的勞資糾紛問題,影響了企業的健康順利發展。
(四)薪酬管理、績效考核不合理
一些企業往往采用隨工齡增長的工資晉升方法,其晉升的機會很少,這就大大降低了員工對職位晉升的預期,極大的消磨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很容易使員工產生“混日子”的想法,大大降低了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仍采用傳統的激勵模式,將升職與加薪作為激勵的全部內容,人事製度僵化,分配政策相對滯後,而忽略了其他因素的考慮,沒有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一套體係,使得薪酬管理與企業發展並未結合起來。多數企業的績效考核並沒有與激勵相掛鉤,往往是罰多獎少,打擊了員工工作積極性,甚至有超標罰款,使得員工不滿意當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