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報銷信息化平台搭建探析
財會研究
作者:王玲
摘要:本文闡述了財務報銷信息化的概念及其對企業發展的積極意義,歸納了信息化平台給企業員工報銷人、審批領導及財務人員的帶來的巨大好處:節省人力、提高效率、利於管控、便於分析,由此引出財務報銷信息化平台已經是企業進行高效運營的必須的管理工具。隨後本文描述了信息化平台搭建的過程,包括製度梳理、需求分析、平台搭建、上線測試、員工培訓、優化更新六個步驟,詳細解析了每個步驟的工作內容、注意事項,並對實際的操作提出了個人的合理的建議,強調了在企業財務信息化實施過程中少不了企業領導的支持與協助,他們的重視是推行企業財務信息化所必須的保障。雖然財務報銷信息化有諸多優點,但也有其缺陷,文末總結了財務報銷信息化平台在提供信息完整性和審批風險兩個方麵的局限性及改進建議,表明了財務報銷信息化雖有些缺點但其仍可以其絕對的優勢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地發展的顯明觀點。
關鍵詞:財務報銷 信息化 電子流程審批
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化已廣泛應用於社會各行各業的各個領域。會計工作也慢慢脫離了手工記賬,會計電算化已普及至各企業內部,浪潮、金蝶、用友、SAP、Oracle已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會計電算化應用程序。而隨著終端會計數據的電算化,前端財務報銷審批流程的信息化也正慢慢興起。本文即針對前端審批流程,對企業財務報銷信息化平台的搭建進行粗淺的研究,希望能對後來者能有所幫助。
一、財務報銷信息化的概念
財務報銷信息化是指運用電子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將財務報銷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由傳統的手工簽字審批變為電子流程審批的一種全新的會計管理模式。財務報銷信息化集合了手工審批和信息化的優點,能夠更好地實現會計信息的整合,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統一性和完整性的基礎上,能夠幫助管理層更好地進行經營管理決策,以推進企業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二、財務報銷信息化的意義
將財務報銷由手工簽字審批變革為電子流程審批,一般表現為電子審批流程節點的流轉,而原始票據不再流轉,這樣首先受益的是報銷人。手工簽字審批時報銷人需拿著發票或是審批單逐個找相關領導簽字,而由於大多領導都很忙,不是隨時都能找到,所以一項費用的報銷可能需要拖很長時間才能被領導審批完畢。而電子流程審批就極大地減少了報銷人的體力勞動,不用跑來跑去找領導了,而且電子流程審批隻要有互聯網就可以,領導即使出差在外也可以審批,極大地縮短了審批時間,提高了費用審批的效率及財務信息的及時性。而且在審批的過程中報銷人可以隨時查看自己費用的審批情況,當時環節審批人是誰,有利於自己把握監控。報銷人也可以查看自己報銷的曆史記錄,要想知曉曾經的報銷情況不用再去財務查賬,自己就能在這個信息化平台上解決。
對審批領導來說,電子流程審批也為費用的審批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領導不會再被隨時隨地的手工簽字而打擾,可以自由選擇審批的工作時間。可以利用各種閑散的時間,也可以進行集中審批。而且現在除了聯接互聯網的計算機可以進行電子流程審批,甚至有些操作平台可以在手機上操作,方便領導隨時隨地審批流程。所有這些既節約了審批時間又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