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運管類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製的完善
財會研究
作者:樊雅玲
摘要:內部會計控製製度是我國事業單位常規工作的重要內容,會計工作質量直接影響事業單位各項經濟活動的展開。本文以運管類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製為例,首先介紹了運管類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製特征,其次,分析和研究其內部會計控製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最後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運管 事業單位 內部會計
一、運管類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製特征
運管類事業單位由於企業工作性質相關單一,內部會計控製與其他行業存在明顯不同,主要表現為:其一,財務控製活動方麵相關簡單。財務活動被細分為采購、收支和管理方麵;其二,業務繁雜風險性較高。由於運管類事業單位主要負責的範圍較廣,相關的業務風險就比較複雜化;其三,重視外界信息的交流和溝通。對外界信息的溝通不僅包括單獨性溝通,同時還包括群體性溝通;其四,內部審計被弱化。由於財務工作劃分較細,相關管理製度相對完善,使得運管類事業單位對自身的內部審計較為弱化,不被重視,一些運管類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形同虛設,並未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運管類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製存在問題分析
(一)內部審計不夠規範
目前我國絕大多算運管類事業單位在內部審計方麵都不夠完善,事業單位內部並未建立健全相關內部審計規章管理製度,這使得單位內部審計工作開展受限,發現的具體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處理,內部審計工作缺乏權威性和及時性,處理後效果也並不理想。同時,由於運管類事業單位各方麵資源並不充足,內部審計科並非獨立科室,沒有實質性權利,內部審計工作人員數量較少,對相關專業的了解和掌握不夠全麵,缺乏必要的專業能力,工作人員也是由其他崗位人員兼任,平常還要配合財務部門的正常工作,這使得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有效性受到極大的影響。
(二)貨幣資金控製失效
其一,有些運管類事業單位由於監控設備缺乏,使得現金交由出納隨身進行保管,財務專用印章隨意放置,並未將現金和財務專用章放置於安全區域內,這使得現金和單位印章極易發生遺失或被盜。與此同時,單位庫存現金被盜後的損失責任認定不夠明確,很難追究和落實責任人,資金無法收回,造成國家財政資金方麵的巨大損失;其二,運管類事業單位出納工作人員直接領取銀行對賬單,並進行銀行餘額調節表編製,崗位之間存在關聯關係,造成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受損;其三,未安排資金業務不相關人員定期對單位的庫存現金進行盤點,通常情況下,單位的現金盤點都由出納自行完成,造成資金的不安全隱患。
(三)固定資產控製不具體
運管類事業單位固定資控製不具體,首先,有些單位固定資產清查工作不夠具體。絕大多數委派辦公室和財務科工作人同共同進行實物盤點,然而由於人員短缺,造成清查不細的現象發生。一旦發生盤虧現象,還出現責任人認定不明確或無法衝減賬目等現象存在;其次,固定資產使用和保管存在較大問題。單位工作人員對固定資產使用並不能掌握,缺乏必要的保養和維護,使得國家資產損壞現象嚴重。各相關科室也並未指定保管負責人員,固定資產損壞或缺失無法明確責任人;再次,公務用車管理存在漏洞。運管類事業單位缺乏詳細的公務用車管理製度,主要為:車輛管理人員職權過大且缺乏監管機製,單位車輛在維修過程中出現維修費過高現象,同時,車輛調用流程規範不夠具體,時常發生公車私用現象;最後,固定資產處理存在不足。單位未取得授權或隻經領導個人批準,擅自處理國家固定資產,易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