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會計專業中的ERP教學研究(2 / 2)

3、教學師資隊伍落後

目前高職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不高,這與高職會計生自身專業素養和技能高低息息相關。學校師資力量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具有很大影響,教師專業化發展遭遇瓶頸,使得人才的培養不能滿足社會行業的發展需求,高職會計專科生相對於本科生缺乏一定的競爭力。

(二)教學實踐形式單一

科學性的教學需要實踐與理論的有效結合,然而目前多數高職院校會計教學往往將理論與實踐教學分開,且實踐的教學內容不夠全麵。學生在簡單的計算機教學中大多隻領略到會計專業的一般運算,難以具備較強專業性的競爭優勢。其次,多數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課程隻設一門,學生缺乏對課程要求的選擇性。會計信息化知識係統不僅是要求掌握簡單的操作,還需要具備更深層次的專業運算技能,對會計專業的知識內涵掌握達到如火純情的境地。在實務課程中,教師對基層不同的學生分類教學,以達到查漏補缺的目的。

三、解決高職會計專業中的ERP教學弊端的策略

針對上述發現教學目標、師資建設、教學實踐和課程設置等問題,筆者提出以下ERP環境下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建議:

(一)明確教學目標,加強課程建設

學校應加強電算化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出具備多元角色和雙師結構的師資隊伍。隻有具備較強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師資隊伍,才能更好地作為學生的行動導向,培養綜合實力強的會計專業人才。高職會計專業教學可借鑒會計專業教學質量的評價引入1509000族標準,構建教學質量評價體係,完善ERP教學模式,引用先進的管理理論、方法和技術提升高職會計教學質量。

(二)豐富教學內涵,改革教學方法

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豐富高職會計專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是新時代教育的新要求。學校可增會計信息化課程體係相關的課程,分析我國會計學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以及國際會計慣例與規則,以社會從業能力作為教學導向,重新定位高職會計專業教學目標,創新設計高職會計信息化課程體係,保持會計信息化學習不中斷,擴充會計信息化教學的理論內容和實訓內容,使學生對會計學習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以達到知理、知用和知己知彼的學習境地。其次 ,加強ERP教學實訓基地建設,並優化實踐教學策略,為提高學生ERP操作能力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突出高中會計專業學生的專業實力,提高競爭優勢。

四、結束語

在信息快速發展的今日,管理信息係統發展更為全麵和深入,ERP作為企業管理工作中心的重要模塊也受到信息化的熏陶。國際化的先進的財務信息係統管理模式離不開ERP,電子計算機會計計算係統實現了自動化處理數據的目標,彌補了傳統會計工作信息量管理不足之處。本文對高職會計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進行一定的探索,為高中會計專業教育研究的長遠發展提供參考建議。

參考文獻:

[1]張曉萍. ERP環境下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研究[D].浙江師範大學,2011

[2]朱紅梅.職業能力導向的高職會計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研究[D].浙江師範大學,2011

[3]王麗娜.基於ISO9000的高職會計專業教學質量評價體係研究[D].中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