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職能分析及實踐(1 / 2)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職能分析及實踐

財會研究

作者:隋貫紅

摘要:結合當前中央對行政事業單位體製改革的具體目標,還需要不斷深化對財務管理職能的分析,從而來借力推動單位各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圍繞著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本文進行了三個方麵的職能分析。在此基礎上的實踐途徑包括:強化財務預算工作、增強資產盤點工作、提升折舊處置工作等三個方麵。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職能分析 實踐

行政事業單位執行的是預算會計製度,從而在財務管理的職能上也區分於其它類型的組織。但在傳統視域下來看待這種職能,其似乎主要承擔著對預算資金的管理職能。對此,筆者認為值得商榷。結合當前中央對行政事業單位體製改革的具體目標,還需要不斷深化對財務管理職能的分析,從而來借力推動單位各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一般原理可知,財務管理的對象為單位存量資金和流量資金。隨著對兩類狀態上資金的管理,將能建立起有效的資金使用監管機製。這種監管機製便能在行政事業單位委托代理關係下,有效解決長期以來輕視資產管理的問題。特別對於事業單位而言,資產管理存在著資產采購、資產使用、資產折舊處置等三個方麵,從而在財務管理職能的拓展上,便在實踐領域為我們探索到一條彌補當前管理缺失的方法。

一、財務管理的職能分析

結合筆者的工作體會,財務管理的職能可從以下三個方麵來分析。

(一)資產采購方麵的職能分析

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采購采取的是招投標模式,這種模式在資產采購中本身並沒有問題,但如何確保單位資產增量管理的合理性,則是當前需要關注的問題。具體而言,在年度和專項預算資金一定的情況下,需要通過發揮財務管理職能來嚴把資產采購審批這一關。

(二)資產使用方麵的職能分析

盡管在資產的使用中建立起了部門一把手負責製,但在委托代理關係的影響下這種負責製也無法完全改觀資產利用率問題。而利用率問題不解決,但無法提升行政事業單位中的“產出/投入”比值。為此,可通過發揮財務管理職能,建立起多方參與下的資產使用績效考核機製。

(三)資產處置方麵的職能分析

科學、合理的完成資產處置工作,是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這也是在節約型社會背景下的必然選擇。從當前所反饋的信息發現,在資產處置上還存在著庫存壓力大、部分資產閑置的突出問題。由此,財務管理工作應在資產處置方麵發揮職能作用。

二、實踐途徑構建

根據上文所述,實踐途徑可從以下三個方麵展開構建。

(一)強化財務預算工作

當前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對資金采購建立起約束機製來,這種機製不僅含有對使用價值的約束,也含有對價值的約束。而在綜合建立約束機製上,需要發揮財務管理在其中的統籌職能。具體的實踐途徑包括:由財務部門對資產采購的資金預算進行審核,並向單位管理者提供采購意見。並由管理者牽頭,組織由財務部門參與下的資產采購論證小組。這樣一來,便能有效提升資產采購的科學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