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事業單位財務分析報告的編製
財會研究
作者:溫傑蘭
摘要:事業單位財務分析報告編寫要點包括:報告內容應緊密圍繞事業單位的主要經濟活動;事業單位采用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差額分析法進行財務分析;財務分析常用指標;財務分析報告的編製要點;《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對財務報告進行的重要調整項目。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分析內容 財務分析方法 財務分析指標 報表項目調整 分析報告編製要點
事業單位要根據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的有關要求以及單位自身管理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財務分析,便於分析和總結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經驗,找出問題和漏洞,發現和總結財務活動的規律,從而使財務管理工作得到改進,財務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現就事業單位財務分析報告編製中的幾點問題分析如下:
一、財務分析內容應緊密圍繞事業單位的主要經濟活動
分析比對預算的編製情況和執行結果。一要看單位預算與國家的方針政策和財務製度的匹配度,是否貫徹了量力而行和盡力而為的原則;二要看預算執行進度與計劃進度的同步程度,與曆史前期相比較,發現特殊變化,並找到變化的原因。
分析事業單位的資產構成的合理性,對固定資產的保管及使用進行分析,比對帳實是否相符,物資儲備是否超出定額限製,對資產流失統計分析等;對事業單位房屋建築物以及設備等固定資產利用率進行分析;對流動資產周轉率進行分析;對負債來源的合規性、負債水平合理性以及負債構成情況進行分析。通過分析,發現資產負債結構以及資產使用過程中存在的疑點,從而迅速采取措施,進行針對性地改進,保證資產的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分析事業單位的各項收入的合規性與執行國家規定的收費標準的情況,並與核定的收入計劃進行比對;對各項應繳收入的足額上繳率及超收或短收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分析各項支出的完成率及支出用途的合規性和支出結構的合理性,並找出支出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漏洞,提出加強管理意見建議,從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效果。
分析事業單位人員編製的合理性及單位各項支出定額的執行情況,對超編原因及各項支出定額的完善合理性做出解釋。
分析事業單位各項財務管理製度與管理措施是否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與事業單位的主要經濟業務是否相適應,對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總結與分析,在找出問題的同時,對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項財務規章製度和管理措施提出合理化的建議,以利於提高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
二、財務分析報告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
在事業單位財務分析報告中常用的財務分析方法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差額分析法。
在運用比較分析法時,必須保證對比雙方在指標內容、計算方法、計價標準、時間、單位、統計口徑等方麵保持一致。
比率分析法的運用,一是相關指標比率分析,如資產負債率;二是構成比率分析,如收入來源占比;三是動態比率分析,如收支增長率。
差額分析法,是對經濟指標依照因素分析法分析後,所形成的排列順序,計算因素變動對經濟指標造成的影響和作用。
三、事業單位財務分析常用指標介紹
預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該指標衡量的是事業單位收入和支出總預算及分項預算完成的程度和預算管理水平。
人員支出、公用支出對事業單位總支出的占比,該指標通過分析事業支出結構,了解事業單位事業支出的合理性。通過將當年數據與以前年度數據相比較,分析事業單位支出結構變化情況及發展趨勢;將本單位支出數據與其他事業單位支出數據進行橫向比較,找出本單位與先進單位之間的差距所在,並提示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