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管理的探討
財會研究
作者:楊光梅
摘要:隨著我國的經濟蓬勃發展,中小企業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在此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從現階段我國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來看還存在著諸多薄弱環節有待完善。本文則主要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並結合實際探究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管理措施,借此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
關鍵詞:企業 財務風險 預警管理
中小企業是我國社會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經濟力量,自從改革開放之後,不斷的湧現出各行業中小企業,但隨著發展這些中小企業麵臨的問題也日益的嚴峻。怎樣有效應對這些困境就顯得格外重要,所以加強這一方麵的理論研究對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就有著實質性意義。
一、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特征及實施預警管理重要性
(一)中小企業財務風險主要特征分析
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自身有著鮮明的特征,主要體現在風險的必然性及客觀性,中小企業的風險無處不在,不能徹底的消除,隻能通過相關技術手段進行應對降低風險損害的程度。另外還有著複雜性及全麵性的特征,中小企業的風險在企業的財務管理全過程當中,並體現在多種財務關係上,企業的複雜性也使得財務風險隨之變得複雜。再者就是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收益性及不確定性、差異性和激勵性特征,其中的收益性特征主要就是風險越大收益越高;反之,風險越小收益越低。從這一方麵來看,中小企業的收益性特征是和損失性特征並存的。
(二)中小企業實施風險預警管理的重要性
由於中小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有著諸多薄弱之處,所以這就需要結合實際建立相應的財務預警係統,這樣才能夠使其在競爭當中獲取最大的發展優勢。在這一預警係統的構建過程中,最為主要的指標就是償債能力及獲利能力和發展潛力等相關的指標。無論是針對企業的經營者或者是投資者來說,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理論的研究都能夠幫助其了解自身的經營狀況,從而準確的判斷企業發展的走向,在風險的提前應對方麵能夠做足準備,將損失降到最低。
二、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管理係統構建原則及策略
(一)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管理係統構建原則分析
對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管理係統進行構建過程中要能夠遵循相關的原則,這樣才能夠將其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主要就是靈敏性原則,也就是所選取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要能夠對財務風險的某一麵進行反映,要充分的將相關指標和財務風險的相關程度得以考慮。另外就是簡便性原則,要能夠將本質問題得到反映即可,設定的各項財務風險預警指標要能盡量的做到好算易懂。再者就是動態性原則以及重要性原則和成本效益原則,遵循這些相關原則能進一步的促進風險管理係統的科學性。
(二)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管理風險及策略
1、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管理風險
從我國的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管理風險現狀來看。主要就是投資風險及籌資風險兩者重要方麵,其中的投資風險主要體現在投資的目的沒有明確,沒能夠形成自己的主導產業及規模經濟,國外的企業進入我國市場對中小企業又帶來了很大的生存壓力。還有就是中小企業對投資活動的可行性預測的合理性還比較缺乏,忽視了長期效益最大化以及無形資產等。在籌資風險層麵主要體現在由於負債籌資所帶來的風險,籌資風險又可分為直接籌資風險和間接籌資風險兩種,對中小企業來說其主要的外源籌資來自間接籌資,直接籌資相對不足,銀行貸款作為中小企業主要的間接籌資聚到,會因為對中小企業的歧視導致中小企業麵臨間接籌資風險。利息保障的倍數低就使得麵臨的財務風險相對較大,中小企業為能夠繼續維持生計,隻能向民間借貸,這樣就形成了以貸還貸的嚴重現象,使得財務風險不斷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