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預算管理,建立科學的財務預算機製
預算資金是高校資源形成的首要渠道,依靠預算安排能夠基本實現學校資源的購置以及日常運轉。高校要依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量入為出、略有結餘的預算編製標準進行支出預算的編製。
高校內部收支預算應該確保將有限的、既定的資源安排在如下三個方麵:一是擁有核心競爭力的的專業;二是能夠增強學科影響力的重點學科;三是承擔重大項目的科研領軍人物、創新團隊。
(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建立內部教育資源共享機製
高校應采用共享和固定資源相結合的內部資源配置方法,充分開發和利用校內資源,盤活和改造閑置的場所和設備,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資源的使用效率。
(三)控製人員經費增長,加強人力資源成本管理
高校應樹立正確的人力資源成本管理觀念,加強人力資源引進成本和維持成本等的計量與核算,建立有效的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核算體係,推動高校人力資源管理質量和整體辦學效益的提高。
(四)加強負債管理,發揮財務分析的積極作用
1、充分運用利率的影響,加強學校負債管理
適度規模的負債可以促使高校得以持續健康發展;而過度規模的負債則可能使高校陷入財務困境。高校可采用適度負債的方法,充分運用利率這一工具,對學校整體負債水平進行合理調節,從而製定出相應的負債政策。
2、強化財務分析,為資源管理提供決策信息
高校應建立科學健全的財務分析指標體係,對資源配置的成本、收益進行計算分析,對學校在資源配置前後的財務狀況進行對比,使財務分析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高校應從以下方麵對財務分析進行強化:一是建立具有可比性、可行性、科學合理的財務分析指標體係;二是完善高校財務報表體係,細化報表分析內容;三是選擇合適的財務分析方法,準確反映高校財務狀況,服務於學校的管理和決策。
(五)加強財務監督力度,提高資源配置質量
1、加強預算執行過程控製,避免資源過度浪費
在預算執行中,應對支出過程進行監控,從源頭上對資產重複購置的行為進行控製,堅決杜絕超前消費、盲目消費。
2、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資源信息共享
高校應通過現代化信息化手段,搭建預算管理信息平台及資產管理平台以實現內部資源信息共享。利用預算管理信息平台,對學校預算執行情況和整體資金狀況進行跟蹤控製。通過資產管理平台實現學校所有的資產業務流程,保障資產管理的質量,實現資產管理的信息化、透明化和共享化。
參考文獻:
[1]塗朝蓮.高校內部資源配置失衡問題[J].江蘇高教,2013
[2]周巧玲,謝安邦. 對高校內部資源配置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1
[3]毛國育. 基於預算鬆弛的高校內部資源配置問題分析[J].會計師,2013
[4]陳寒冰.我國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2
[5]嶽武.中國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改革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