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對我國企業防範並購風險提出的建議
(一)改善信息不對稱狀況
企業在進行的並購的時候,對於並購企業事前不對稱的信息認識導致了財務風險,也可以說是目標企業對於其本身信息的了解程度通常是高於優勢企業對目標企業的真實信息的了解的。因為並購雙方信息認識的不對稱性,導致了目標企業的價值評估存在風險。所以,優勢企業在進行並購之前應該要盡可能的增加對目標企業的信息收集量,而且要對並購企業進行評估和審查。必須盡可能的利用能夠獲得的內部、外部信息來關注其重要協議以及財務報告的附注。就一般情況來講,更詳細、充分的收集目標企業的信息,能夠降低信息不對稱的風向,即使需要負責高昂的信息收集費用。比較具體的來說,優勢企業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聘請專門的投資銀行策劃企業的發展戰略,他們更加專業,能夠捕捉到目標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能力、產業環境,整合信息後從全方麵進行分析,能夠得出更為貼近的企業預期,估測企業的真實價值,這樣能夠非常好的起到降低定價風險的目的。而且,優勢企業也能夠通過聘請資產評估事務所、經紀人、律師事務所、CAP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更好的證實信息,增加調查的範圍領域。
(二)明確目標,製定科學並購政策
企業在進行並購的過程中,必須明確目標,有科學的並購發展戰略。值得注意的是,在製定科學的並購政策的時候,不能目光短淺的隻考慮短期的目標,必須要考察企業的長期戰略和長期效益。而對於企業的兼並模式,是多種多樣的,既可以是提高市場占有率的,也可以是策略性投資組合,更可以是追求水平、垂直的整合的。接下來,必須充分了解相關市場的法律法規和市場信息等等。大多數企業都或多或少的麵臨著信息不對稱或者不從分的現狀,而這種情況會使得優勢企業和目標企業之間存在一個隔閡,彼此不能更好的掌握對方的世界情況,進而產生一定的經營風險。所以,必須盡最大努力了解、搜集到目標企業的行業商業剩餘、產品狀況、發展前景、資產負債機構、技術狀況、商業剩餘、市場狀況、資產規模等等。
(三)選擇恰當支付方式,整合現金流
價值的評估是通過支付這個渠道表現的,而他是為了融資而存在的。並購方通常都需要在籌集資金之前先確定並購資金。而具體要籌集多少資金以及如何投資,這是需要考慮在並購過程中選擇的支付方式的,而這是由並購企業本身的能力決定的。並購者要想設計並購支付方式的結構,就必須結合股價的不確定性、股權結構的變動、並購者自身的流動性資源、目標企業的稅收情況、每股權益的稀釋等等方麵,進而組合股權方式與現金、債務這三種支付方式,以達到並購雙方的需要。在整個支付的過程裏,第一要先選擇產品結構比較穩固,經營風險小,發展前景好,有固定的需求和市場的企業作為理想的收購對象,這樣能夠使現就流的來源更為穩定。第二,並購雙方可以選在穩定的經營方式,建立一定的償債基金從日常經營中選取,規避掉現金需要過多而周轉不開使得並購失敗。第三,必須確定有固定的現金流來支持整個並購,而且不論是目標企業還是並購企業都不能有過多的長期債務,這樣才能保證有充足的支付的經常性的利息。
四、結束語
本文根據企業並購的現狀並作了具體的分析,在論述企業並購、企業財務風險的基礎上,指出了當前企業並購存在的問題主要為兩大方麵,一是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二是過程不確定的問題,並提出了解決的的措施,希望能對我國的企業並購有一些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高堅.並購推動中國產業優化升級[J].中國金融.2009
[2]全球並購研究中心.2007 年中國並購報告.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3]李曉東,郭新有.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風險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2007
[4]魏才.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沉思錄[J].上海經濟,2006
[5]齊安甜.企業並購中的實物期權與博弈分析[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